8月16日,經過數月的斟酌和評估,德國常設疫苗接種委員會(STIKO)改變此前較為謹慎的態度,建議所有12至17歲的青少年接種新冠疫苗。該建議得到了德國政界的普遍支持,認為這有利于德國提高疫苗接種率,可以更好地應對第四波新冠疫情。
自5月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批準首個可用于青少年接種的新冠疫苗以來,針對青少年的一般疫苗接種建議便成為德國極具爭議的討論主題。一方面,EMA的決定需得到各成員國監管機構的批準。另一方面,接種mRNA疫苗后青少年出現心肌炎等情況直接影響了人們對疫苗的信心。因此,6月初,STIKO建議,12至17歲的兒童在出現嚴重新冠病情風險較高的情況下(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接種新冠疫苗,該建議導致很多德國家長在是否允許孩子接種疫苗的問題上持觀望態度。
隨著德爾塔成為德國最主要的病毒株(占比為98%),德國的新冠發病率開始持續上升,每日新增病例已連續20天超過2000例。最近7天,德國平均每日新增4140例確診病例。據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KI)的數據,與全民超過57.2%的接種率相比,目前德國12至17歲的青少年中僅有24.3% 至少接種了一劑,15.1%的人完整接種。而德國兒科感染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德國1400多萬少年兒童中已有40萬以上的病毒感染確診病例。
嚴峻的疫情形勢迫使德國政府于8月3日決定,為所有12至17歲青少年提供疫苗接種。此前歐盟已批準輝瑞和莫德納的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用于該年齡段。但德國政府強調,接種須基于自愿的原則,由家長、孩子和家庭醫生共同決定。
8月16日,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發布公告稱,其下設的STIKO建議12歲以上的青少年普遍接種新冠疫苗。RKI表示,STIKO在仔細評估新的科學觀察和數據后,得出結論:接種疫苗的益處超過有可能出現疫苗副作用的風險。STIKO主席托馬斯·梅爾滕斯教授同時否認了委員會屈服于政治壓力的說法。
德國聯邦衛生部部長施潘表示,STIKO支持為所有12歲以上的青少年接種新冠疫苗是好消息,父母和年輕人現在有了明確的建議,選擇進行接種疫苗。施潘稱,德國所有年齡組都有足夠的疫苗可用,如果需要,本周就可以對12歲以上青少年進行大規模疫苗接種。與此同時,德國聯邦教研部部長卡利切克強調,聯邦和各州的文教部長態度很明確,學校不能有所謂的“2G”規定(已接種新冠疫苗或感染新冠后恢復的學生才能上課),那些不想或無法接種疫苗的人也有權上課。(記者李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中老鐵路:一條跨越山川的生態長廊
下一篇:俄開發超靈敏腦掃描磁力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