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石家莊8月23日電(李曉偉)據河北省生態環境廳23日消息,白洋淀水質由2018年的Ⅴ類提升到2020年的全域Ⅳ類、局部Ⅲ類。今年5月,淀區全覆蓋監測數據顯示,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三項主要污染物濃度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7.38%、46.2%和25.7%,淀區水質達到十年來最好水平。
白洋淀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濕地生態系統,360平方公里淀區內有143個淀泊和3700多條溝壕,素有“華北明珠”之譽。但多年來,由于上游城鎮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排放、淀區百姓生活污水直排、淀區機械船只增多,加之生態流量減少等因素,白洋淀水質不斷惡化。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區設立。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攻堅戰同步打響。
據介紹,河北省先后印發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及其實施意見,制定白洋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方案及年度工作要點等,明確了時間表、路線圖。專門設立白洋淀流域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在全流域設置61個考核監測斷面,建設42座水質監測自動站,并組建白洋淀流域生態環境執法局。
河北省從城鎮、農村、工業三方面綜合施策,加強白洋淀上游全流域污染管控。流域新建污水處理廠25座,原有59座污水處理廠全部提標改造,并完成流域城市建成區雨污分流改造923.6公里。同時,完成白洋淀周邊及主要入淀河流沿線968個村莊生活污水處理,并完成流域內37個省級以上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排查取締“散亂污”企業3萬余家,完成301家涉水企業清潔生產改造。
在大力開展上游水環境治理的同時,河北省聚焦淀區底泥累積污染、原生村落生活污染、水生植物釋放污染和旅游航運次生污染四大內源污染問題,實施一系列措施和探索性實踐,做好內源污染防治。
此外,河北省還實施清河補水行動,排查整治納污坑塘3618個,消除流域城市黑臭水體。封堵非法入河入淀排污口1.3萬個。同時推進淀區多元補水,2018年以來累計入淀水量14.59億立方米,淀區水位保持在7米左右,最高水位達7.4米,是近20年少有的高水位狀態。(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