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26日,第十六屆國際生物礦化研討會在沉浸式活動系統“瑤臺”中舉辦,國內外300多位學者參會。國際學術會議為何要在虛擬世界中舉辦?會議承辦方浙江大學和浙江理工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國際生物礦化研討會第二次由中國舉辦,因為疫情原因只能搬到線上來舉辦,大會主辦方希望找到一個真實感、沉浸感、互動性更強的線上會議場景,彌補大家不能來到現場的遺憾,網易伏羲的“瑤臺”沉浸式活動系統滿足了需求。
(原本定于杭州舉辦的會議,被搬到了古色古香的虛擬世界中)
據介紹,區別于傳統視頻會議的單一呈現方式,“瑤臺”系統支持按照需求設置多種風格的活動場地,并且能高精度復刻真實的會議場景。為了增加真實性和參與感,參會者還能上傳照片打造專屬虛擬形象,這主要是依托于網易伏羲行業首創的AI智能捏臉技術。
(參會者就墻板內容進行討論)
(走近就能直接開啟群聊)
為滿足國際會議交流需求,“瑤臺”系統還內嵌了實時翻譯功能,學者在這里實現了無障礙語言交流。有外國學者稱贊說,“中國的技術創新真的太令人刮目相看了!疫情后,我參加了很多次的線上國際會議,這次的最新奇、最有趣!”
(網易有道提供的實時翻譯功能)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線下會議線上化成為趨勢。IDC最新發布的《2020年IDC中國視頻會議與協作市場跟蹤報告》顯示,2020全年,中國視頻會議市場規模達到9.5億美元(約合65.2億元人民幣),市場規模較同比上漲18.9%。同時,IDC預測,中國視頻會議市場規模在2024年將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云會議市場占比將近40%,這給伏羲等平臺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科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