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廣東、北京等地陸續出臺地方版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未來五年發展目標與實施路徑,并將產業數字化作為開啟數字經濟新一輪增長的主攻方向。
產業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大企業也好,中小微企業也罷,都無法回避數字轉型問題。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這也是適應時代潮流的主動選擇。數字經濟時代,企業必須要利用數字技術完成自我升級改造,以便提高效率、增強能力和獲取利潤,不同的只是數字化轉型的時間先后和程度深淺。把產業數字化作為數字經濟的主攻方向,體現的是注重發展實體經濟這個根本。如果把鼓勵數字經濟發展、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看作產業政策的話,那么這樣的產業政策是順應經濟發展大勢的,是適合市場預期的,符合微觀經濟主體需要。
產業數字化轉型進一步利用了數字化技術,在生產環節會解放出一些勞動力,但這并不意味產業數字化轉型對就業不友好。從更宏觀的層面看,產業數字化轉型在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的同時,進一步細化了市場分工和擴充了市場容量,這也會創造出更多新的職業、新的崗位,而消失了的傳統就業崗位將會被新創造的就業崗位所彌補。隨著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推進,產品和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流通業態和消費業態更加豐富,不少勞動者在流通和消費環節會找到更具時代感的工作崗位。
不可否認,產業數字化轉型有成本、有困難、有痛苦,但不可因噎廢食。相關各方應該以更積極的心態對待、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深刻認識產業數字化轉型對產品質量提升、就業崗位創造、產業優化升級、增長動能轉換、宏觀經濟運行的積極意義,更加積極地行動起來。
(中國經濟網供稿 喬瑞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可阻燃能預警的電子皮膚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