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飛鶴乳品工程院士工作站專家委員會年度會議在齊齊哈爾市舉行,來自乳業及相關領域的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多位專家學者,以及飛鶴方面的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飛鶴乳品工程院士工作站專家委員會召集人朱蓓薇表示,2018年12月中國首家乳品工程院士工作站落戶飛鶴后,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未來需要加強原創性、引領性技術攻關,解決乳制品生產中的關鍵核心問題。“今年,我們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專家委員會,圍繞乳業的全產業鏈,匯聚國際國內有影響力的專家,也希望未來有更多國內外專家加入我們這個團隊,與飛鶴一起,通過研發創新,共同推動民族乳業的發展。”
會上,飛鶴公布了院士工作站成立以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據統計,兩年多以來,在中國母乳研究、優質乳工程以及原料與技術研究等方面,飛鶴共發表10篇學術論文、出版4本專著、申請13項專利,其中低聚糖方面的學術論文,文章影響因子高達9.3。
飛鶴發布多項母乳科研成果,文章影響因子最高達9.3
在中國母乳研究方面,飛鶴一直支持和倡導母乳喂養,對于因種種原因沒有辦法母乳喂養的寶寶,提供貼近母乳的嬰配粉,這也是多年來,飛鶴堅持開展中國母乳研究的重要原因。
院士工作站成立兩年多以來,飛鶴攜手各個領域的專家團隊,在氨基酸、脂肪酸、活性蛋白、母乳低聚糖等方面,發表4篇高影響力的學術文章,并圍繞人與動物乳蛋白組比較、蛋白組學、低聚糖等方面,在1區頂級學術期刊發表4篇影響因子高于6.4的學術文章,最高達9.3。
更重要的是,經過10多年的系統研究,飛鶴逐步確立了中國母乳譜系研究和CHMP中國母乳計劃兩種技術路線。使其對于中國母乳的研究,在時間軸、樣本量、系統性等方面,都有了極大提升。
“優質乳工程”再傳捷報,飛鶴篩選出高產乳鐵蛋白牛群
在專家委員會成員王加啟研究員的帶領下,飛鶴全產業鏈創新研究中心圍繞“優質乳工程”項目,在飼草篩選、鮮奶干物質提升、高產乳鐵蛋白牛群篩選三個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2019年至2021年,飛鶴與中國農科院專家團隊合作,開展飼草篩選和草種選育工作。最終篩選出玉米、燕麥、苜蓿等多個適宜不同縣區種植的飼草品種,并發表學術論文2篇、學術專著4本、申請專利5項。
2018年至2020年,在專家委員會專家的技術指導下,飛鶴自有牧場的生乳干物質含量從12.6%提升到了13.0%。此外,飛鶴研發團隊還篩選出了一批高產乳鐵蛋白奶牛,并建立高產乳鐵蛋白牛群篩選模型,為高產乳鐵蛋白牛群的篩選提供重要的數據參考。
關鍵原材料開發取得突破,并有望產品化
原料與技術研究上,在朱蓓薇和專家委員會成員牟光慶教授團隊的共同研究下,飛鶴圍繞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的核心原材料,進行制備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探索,兩年多以來,共申請了8項專利技術,并開發了6個相關產品。
其中,飛鶴研發部門圍繞不同類型的酪蛋白,開發了3款原料,并儲備了相應的產品配方;圍繞羊乳,在羊乳清蛋白制備方面取得突破,開發出3款產品;對于乳鐵蛋白的產業化研究方面,開發出了符合國標純度的乳鐵蛋白產品。
會上,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向朱蓓薇等12位院士工作站的專家頒發了聘任證書,并表示,“中國乳業想要做到世界領先,飛鶴想要實現千億目標,科研創新是第一位支撐。希望各位專家在人才培養、科研項目、體質研究、產業鏈研究等方面,為中國乳業、為飛鶴建言獻策,飛鶴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為工作站的各項研究提供堅實的資金、人力和資源保障。”
此次會議為飛鶴挑戰“千億目標”奠定了“科研創新引領”的主基調。未來飛鶴將依托院士工作站,攜手五大領域的12位高水平專家,持續開展深入研究,向世界一流乳企邁進。(張亮)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