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以科學減碳助力碳中和實現

        光明網 2021-09-06 18:15:04

        9月6日,聯想集團發布《2020/21財年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報告》(以下簡稱ESG報告),全面披露了聯想過去一年在應對氣候變化、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優化公司治理結構以推動核心業務可持續增長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該報告是聯想升級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后發布的第二份ESG報告,聯想迄今已就可持續發展關鍵項目和議題連續對外發布報告15年。早在ESG成為資本市場的熱詞之前,聯想就已經把ESG理念全面融入負責任的運營——對環境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利益相關者負責,并獲得了明晟指數(MSCI)企業ESG評級AA的成績。該報告的發布,標志著長期保持ESG領先的聯想集團又交出了遠超行業水平的答卷,為中國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參考。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多年來,我們ESG工作的重點在于提高企業自身韌性,并為解決人類面臨的最重大挑戰發揮作用。我們始終堅信,聯想的創新與增長必須服務于讓生活更美好、社會更多元包容、環境更可持續發展的目的。這份使命感驅動著我們不斷追求綠色創新,為所有人創造一個更智慧、更堅韌、更美好的未來。”

        科學減碳是這份報告的最大亮點。聯想正以科學的方法,通過短期、中期、長期目標,有步驟、分階段地邁向“零碳未來”。在今年的報告中,聯想首次將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上升至集團關鍵績效指標考核(KPIs)的高度。報告承諾,到2025/26財年,聯想全球運營活動90%的電力將來自可再生能源;全球供應鏈將減少100萬噸溫室氣體排放;與此同時,聯想將通過提高產品能效、更大范圍內使用可持續材料來減少自身對環境的影響。

        通過與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合作,聯想還在探索不晚于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net-zero)。與“碳中和”相比,凈零排放不僅包含二氧化碳減排,還包括其他導致氣候變化的主要溫室氣體;此外,凈零排放的目標也不僅僅是實現排放與吸收的“中和”,而是要求企業承諾減少一切可以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再通過其他途徑去實現中和。與碳中和目標相比,凈零排放對企業要求更高,低碳轉型也更為徹底。

        同時,聯想還通過智能循環設計、使用和回收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報告顯示,聯想自2008年以來,通過可降解竹及甘蔗纖維包裝等技術創新,減少包裝材料用量3,240噸。僅在2020/21財年,包裝物料消耗量就減少140噸。聯想還不斷擴大使用CL PCR(閉環再生塑料)的產品范圍,由上一個財年的66款產品增加至103款。此外,聯想致力于推進綠色技術創新,如通過新型低溫錫膏工藝減少電子元件組裝過程中35%的能耗和碳減排,截至2021年3月,已減少二氧化碳7500公噸,相當于37平方公里森林一年可吸收的溫室氣體量。

        除加速自身減排,帶動供應鏈上下游供應商進行科學減碳也是聯想深度踐行且行之有效的法則。該份最新報告顯示,目前聯想91%的供應商設定了公開的減排目標;83%的供應商對減排數據進行了第三方驗證;72%的供應商設定了可再生能源目標,82%的供應商跟蹤并報告可再生能源生產和購買情況。聯想還一直致力于帶動供應商加入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并做出承諾。在2020/21財年,占采購額24%的供應商已承諾加入SBTi或設置科學碳目標。聯想的目標是采購額95%的供應商能夠參與科學碳減排活動。(科文)

        關鍵詞: 聯想 科學 減碳 助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