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培育出高產優質雜交海帶新品種

        中國新聞網 2021-09-07 18:45:07

        進入收獲季的“中寶1號”?!≈锌圃汉Q笱芯克﹫D

        中新網青島9月7日電 (記者胡耀杰)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7日發布消息稱,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2021年審定通過的水產新品種,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藻種質庫團隊和大連海寶漁業有限公司聯合育成的高產、優質雜交海帶“中寶1號”榜上有名。

        目前,中國海帶生長過程存在著種苗生產企業使用少量親本培育大量種苗的生產方式,這導致不同品種的栽培種群遺傳多樣性越來越低,后代優良栽培農學性狀逐漸丟失,主要表現為海帶成體藻膠含量顯著下降、藻體變脆,淡干海帶發黃分層,假根退化導致脫菜及產量下降,孢子囊形成時間越來越早,影響加工品品質。

        新培育的高產優質雜交海帶品種“中寶1號”?!≈锌圃汉Q笱芯克﹫D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藻種質庫團隊自2008年開始與大連海寶漁業有限公司合作開展海帶種質收集保存和品種選育工作。團隊采用海帶地理隔離種群雜交,結合定向選育、微衛星分子標記輔助等技術手段,歷時10年成功培育成“中寶1號”。在規模生產中,采用單倍體克隆雜交方法完成制種,完全不同于傳統的采孢子制種。

        據介紹,“中寶1號”具有產量高、藻體寬闊、燙菜加工顏色深綠、出成率高、栽培期不形成孢子囊的顯著優點,在北方地區的相同栽培條件下,與普通養殖海帶相比,7月中下旬產量平均提高63.9%,燙菜加工出成率提高10%以上,適宜在遼寧、山東等沿海人工可控的海水水體中栽培,深受海帶養殖企業喜愛。依托大連海寶漁業有限公司2015年建設的遼東半島第一個年產10億海帶苗的海帶育苗場,以及2017年獲批國家藻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團隊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藻種質庫團隊的全力技術支持,“中寶1號”目前已在遼東和山東(長島)產區得到規?;茝V應用。未來海帶“中寶1號”的大規模應用將有力推動中國海帶良種產業化的發展,提升良種覆蓋率,助力中國水產養殖業的高質高效綠色發展。

        “中寶1號”具有產量高、藻體寬闊、燙菜加工顏色深綠、出成率高等特點?!≈锌圃汉Q笱芯克﹫D

        海帶1927年從日本引種到中國,屬于外來物種。因其富含碘、褐藻酸、甘露醇和各類微量元素、礦物質,具有藥用、食用及重要的工業用途,是中國最重要、產量最高、養殖歷史最長、養殖分布面最廣的大型經濟海藻,養殖歷史已有70多年,主產區在山東、福建和遼寧沿海。中國的海帶夏苗技術、新品種選育技術持續多年領先世界各國。2020年,中國年產海帶166萬噸干品,折合成鮮品超過1000萬噸,是單種海洋水產品養殖產量第一名。(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