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出差三人組”給青少年“出題”

        《中國科學報》 2021-09-08 09:00:08

        (記者高雅麗)9月6日,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中國科技館聯合主辦的“奇跡天宮,榮耀見證——中國空間站科創體驗基地首場活動”舉辦。

        活動期間,神舟十二號飛船航天員向青少年發布了科學和科幻兩個方向的首批搭載空間站實驗孵化項目,分別是“圍繞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方向,利用空間站提供的長期微重力、有規律磁場和晝夜快速交變,以及特殊輻射等環境條件,對生命體的重力變化感應、空間輻射下損傷等方面進行研究,促進對生命現象本質的理解和認識。例如,研究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下的馬鈴薯形狀與地球上的是否一致”“2049年上太空可能和坐飛機一樣便利,需要同學們以科學事實為依托,展開合理想象,并設計出你心中未來的空間站”。

        航天員聶海勝還向青少年發布了一道附加題:“大家知道中國空間站的伙食非常好,熱菜、涼菜、甜點品類齊全,但還沒做到應有盡有,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美食和文化,有些特產還不能上太空。所以我出的題是‘請同學們將自己家鄉特有的美食封裝成符合航天標準的太空食物’。”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張玉卓在致辭中表示,要培養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呵護青少年的好奇心,希望廣大青少年能夠通過空間站科創體驗基地,走近航天科技、激發探索興趣。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在致辭中講述了載人航天的科普意義,勉勵青少年崇尚科學、追逐夢想。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殷皓與郝淳簽署了中國空間站科創體驗基地戰略合作協議。該基地旨在融合中國載人航天獨特的科普資源與中國特色現代科技館體系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載人航天科普教育活動。

        活動現場,由航天員王亞平領銜的該基地科普導師團首批成員正式亮相。在軌飛行的神舟十二號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發來視頻寄語,在祝賀該基地成立的同時,鼓勵孩子們成長為新的航天力量。學生代表向航天員們贈送了自己創作的出艙行走科幻畫,首飛航天員楊利偉代表航天員回贈寄語板并現場簽名。

        在青少年搭載空間站實驗孵化項目啟動環節,主持人與人工智能助教以及學生代表,共同介紹了項目概況。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指揮王翔向青少年介紹了中國空間站有關情況。

        據悉,活動實況通過全國11家地方科技館、362家農村中學科技館以及102所館校結合基地校同步播出。后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中國科技館將繼續深化合作,積極開展載人航天科普教育與科創活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