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英國牛津大學研究人員稱,他們開發出一個新模型,可以在更長時間尺度上追溯病毒的年齡。借助該模型,他們首次成功再現了冠狀病毒變異速率衰減的模式,推斷出冠狀病毒在2.1萬年前首次暴發。這一新模型有助科學家更廣泛地研究其他病毒,重新評估它們更深層次進化的時間尺度,從而更深入地了解其致病能力。
研究人員解釋說,盡管病毒會在短時間內快速進化,但為了生存,病毒必須保持對宿主的高度適應性,而在不降低適應度的情況下,會嚴重限制病毒積累突變的自由度,導致病毒的進化速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慢。
為進一步研究冠狀病毒的這種變異速率隨時間而不斷衰減的模式,最新研究負責人、牛津大學的馬漢·加法里及其同事開發出了一種新方法。加法里說:“借助這種方法,我們可以在更長時間尺度上追溯病毒的年齡,并糾正一種‘進化相關性’——即進化速度與測量的時間尺度之間的相關性。我們基于2.1萬年前的病毒序列數據進行的估計,與最近對人類基因組數據集的分析非常一致,表明大約在2.1萬年前,就有人或動物感染了一種古老的冠狀病毒,比此前預估的時間早了大約30倍。”
該研究還表明,現有進化模型往往無法衡量幾百年到幾千年間病毒物種之間的差異,而本研究中開發的新模型能夠可靠地估計病毒在巨大時間尺度上的差異。
加法里稱,新模型使科學家不僅能夠重建與新冠病毒相關的病毒的進化歷史,而且能在更長的時間尺度上重建更廣泛的RNA和DNA病毒。比如,丙型肝炎病毒是全球肝病的主要病因,最新模型預測,丙型肝炎病毒已傳播了近50萬年,與現有結論吻合。
研究人員稱:“有了這一新模型,我們可以更廣泛地研究其他病毒,重新評估它們更深層次進化的時間尺度,深入了解其與宿主之間的關系,這是了解它們致病能力的關鍵。”(記者劉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