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腳步丈量地圖的航天計量團隊

        光明網 2021-09-09 16:00:06

        每個航天人心中都有一個劃破蒼穹的飛天夢。在航天科工三院303所,有這樣一群航天人,他們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沒有把產品送達數萬公里的高度,但是他們奔走于各個試驗場和客戶,用腳步丈量地圖,且任務的頻率,是每一年。這支特殊的隊伍就是303所計量巡檢保障團隊。

        計量保障是303所主要業務之一,主要是對航天產品進行現場計量檢定和維護。從2014年起,303所專門組建計量保障團隊,統籌規劃,改變過去“零敲碎打”式的計量服務,每年安排“巡檢”,提供整體式計量保障方案和更優質的服務。

        這支十幾人的團隊,平均年齡30歲出頭,每年團隊人均出差上百天,檢定設備儀器上千臺套。每個人在任務面前從無怨言,背上行囊一走就是幾個月,足跡遍布全國,行程能繞地球多半圈。

        “搞巡檢很苦,他們都是好樣的,”303所計量中心主任、黨支部書記高新方心疼這幫年輕人,“有些目的地很偏遠,他們總是在車里備著方便面、面包、礦泉水,趕路時就在路邊隨便對付一頓。”

        巡檢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路上度過,很多時候要“跨過山和大海”,在崎嶇的山間小路穿行,甚至還要開上渡輪。有時天氣也是“攔路虎”。一年夏天,團隊在前往南方某基地途中遇到臺風過境,不得不臨時休整,導致比預計時間晚了一天半才到達目的地。由于安排緊張,任務節點不能突破,巡檢團隊連夜上陣,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作為隊長,張琦要研究線路,合理調整安排行程。2020年,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頂住了疫情和任務進度的雙重壓力,全年服務了30余家單位,馬不停蹄地走了兩萬多公里,整個日程還壓縮在130天內。

        巡檢每一站時間都很緊張,一個地方呆得長也不超過五天,根本無暇關注沿途的風景,連洗衣服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一是沒時間洗,二是洗了沒等晾干又要趕路了。司機王福營想出一個絕招:乘車時把半干的衣服放在空調風口下,這樣目的地到了,衣服也差不多吹干了。難得在一個駐地多呆兩天,大家高興得就像是過節,把積攢了好幾天的衣服掛滿晾衣繩。

        由于每年出差周期相近,譚超的生日總與同事們一起度過,他說:“雖然沒跟家人在一起,但在不同的地方過生日也別有一番風味。”直到婚禮前一天,蘇一鳴才從工作現場返回老家,三天后他又踏上返程,往后媳婦說起這事總打趣道“你就是來出席一下”,他只是憨厚地一笑。

        過去303所是完成一輪巡檢任務之后,統一出具計量證書,數量大周期長,有時不能滿足客戶急需。團隊便集思廣益,電腦和打印機隨著巡檢一起上路。

        從2019年起,303所堅持證書隨檢隨出:大家白天爭分奪秒檢測,晚上抓緊分析結果、出具證書。一家單位的證書少說有三四十份,多的三百余份,還要一一打印蓋章,忙活到后半夜是常態,但他們第二天依舊是生龍活虎的工作狀態。對方看在眼里記在心上:“這幫年輕人真棒!”

        除了按計劃開展的巡檢,303所還經常接到“說走就走”的任務。2021年2月7日是臘月二十六,在一片祥和中,大家都開始計劃采買年貨,303所接到緊急通知,某客戶需要在春節前完成一項現場計量任務。杜海輝和曹可2月8日晚緊急做核酸檢測,一出結果凌晨就出發。一夜奔波后顧不上休整,直奔現場開展工作。經過兩天的奮戰,他們完成了全部任務,除夕當晚才在萬家燈火的映照下返京。

        挑戰面前,303所計量團隊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去,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在汗水中揮灑青春,為外場試驗任務保駕護航。如今,他們在追逐航天夢道路上,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沖鋒。(王紹旻 張琦)

        關鍵詞: 腳步 丈量 地圖 航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