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夢杯”科學藝術原創(chuàng)詩詞征集展評活動啟動

        光明網 2021-09-09 20:00:05

        光明網訊9月9日,2021年“喚夢杯”科學藝術原創(chuàng)詩詞征集展評活動啟動。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指導,中國科學報社、詩意訪古(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主辦,面向全社會征集作品和進行網絡展評,旨在歌頌黨領導下的科學家、弘揚科學家精神,促進公民科學素質和藝術修養(yǎng)的共同發(fā)展,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喚夢杯”科學藝術原創(chuàng)詩詞征集展評活動由著名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專家、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葉嘉瑩擔任榮譽顧問,嚴加安、吳碩賢、曹長河、崔學諳、石自東、王翼奇、熊東遨、孫悅斌等院士專家擔任專家顧問。

        中國科學報社副局級編委李占軍表示,中國科學報社是專業(yè)向大眾開展科學傳播的媒體。從傳統(tǒng)紙質媒體向多媒體發(fā)展布局,報社利用包括音視頻和科學可視化在內諸多手段講述科學,這些都離不開藝術的加持。他表示“喚夢杯”科學藝術原創(chuàng)詩詞展評活動就代表了報社的傳承。中國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tǒng),他相信在新的世紀中國的科學和中國的藝術,包括中國的詩人,一定能有中國氣派和華夏氣派的更多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

        活動組委會主任郭曰方介紹了活動背景和活動內容。他指出,科學追求真、藝術追求美,真和美辯證統(tǒng)一、密不可分。真和美是科學和藝術的靈魂,是科學和藝術的共同追求。他希望能夠讓藝術為科學插上翅膀,飛向人民中間,將科學家的無私奉獻精神和光輝業(yè)績廣為傳播,激起青年人對科學、對科學家的景仰。同時他呼吁更多的詩人、作家、藝術家投身到創(chuàng)作活動中,共同匯成科學與藝術結合的洪流,唱響時代主旋律。

        科學家代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陳學雷表示,創(chuàng)新是科學與藝術共同的追求,中國的傳統(tǒng)詩詞在格律的約束下,既要押韻、又講平仄和對偶,還要表達微妙的感情,這與物理學研究中構造新模型時,既要滿足一定的對稱定律,又要符合觀測數據,還要解釋之前理論之所未能解釋之處,正有異曲同工之妙。會上,陳學雷還以《減字木蘭花 宇宙黎明》為題創(chuàng)作詩歌,描述了宇宙黎明時代第一代恒星的形成過程。

        “喚夢”杯詩詞大賽評委金銳在發(fā)言中指出,詩歌是人類文明中最精美的門類,從《詩經》算起,有至少三千年的歷史。此次活動將詩詞與科學結合在一起,將科學思想注入文學作品,用文學的語言來闡發(fā)科學,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嘗試。通過本次活動,一定會“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讓詩詞煥發(fā)出更蓬勃的生命力,也讓科學找到另一條唯美的表達方式。

        活動總策劃吳潔表示,希望科學和藝術界的有志之士共同思考討論科學藝術的命題,引領大眾具備良好的科學素質和優(yōu)秀的藝術修養(yǎng)。“喚夢杯”以征集原創(chuàng)科學藝術詩詞為開篇,今后將征集各種具有科學元素的影視、朗誦、音樂、舞蹈、繪畫、雕塑等原創(chuàng)藝術作品進行比賽展評,讓科學藝術交相輝映,反映出新時代的新風尚。

        百輻網董事長張正民介紹了活動的技術支持情況,作者和觀眾可電腦端打開百輻網,或在手機端免費下載安裝百輻網app,即可進入展評區(qū)參與報名和閱讀全部展評作品,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全國和全世界詩詞愛好者可以同步參與展評活動。

        據介紹,原創(chuàng)詩詞征集評選征集時間為2021年9月~10月,評選時間為2021年11月,通過網上征集系統(tǒng)遞交作品,要求所創(chuàng)作的詩詞需含科學元素。征集對象為社會公眾、中科院、社科院及各大高校學生、詩詞原創(chuàng)詩人等一切社會古詩詞原創(chuàng)者等。(戰(zhàn)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