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行動助力解答營養困惑

        科技日報 2021-09-16 00:00:06

          “這一列標識中蛋白質一欄對應著11%,表示攝入100克這個食品獲取的蛋白質能滿足每人每天需要量的11%?!?月1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對著一張營養成分表一一解讀。

          啥是營養?這個終極追問在每人每天的三餐飯時反復登場。

          更關鍵的是,吃得安全、吃得營養和健康息息相關。在健康中國行動計劃15項專項行動中,“合理膳食行動”位列第二。

          那么,才吃完的一餐飯,是白吃了、損害健康了還是真營養呢?看標簽、吃食堂、問老師,準保不會錯。

          看標簽,一圖讀懂

          在我國,有一種強制性的國家標準,要求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對營養進行標識。

          也就是說,如果買蔬果、生鮮等食品之外的預包裝食品,看懂食品營養標簽,就能明白自己要吃的食物到底營養不營養。

          “現在的營養成分表中會明示每100克食品中各種營養素的含量。”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說,也有它能夠給人做多大貢獻的百分比指標,即營養素參考值百分比。

          未來,營養標簽會包含更多有用的信息。

          據介紹,國家衛生健康委正在組織對《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進行修訂,修訂后新的標準對預包裝食品營養信息標識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標識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鈉,對其他的營養素可選擇性標識,未來則對飽和脂肪和糖進行強制性標識。

          看標簽,就能對食品中的油、鹽、糖一目了然。“尤其考慮針對兒童青少年謹慎選擇高油、高鹽、高糖食品增加提示信息,提醒消費者合理地選擇預包裝食品。”李寧解釋,修訂的標準還鼓勵對營養信息做補充說明。例如,可以標示“鈣有助于骨骼和牙齒更健康”。

          有了這些信息,血壓高的消費者多關注鈉的標識,血糖高的消費者多關注糖含量的標識,控制體重的消費者多關注能量標識,通過看標簽選擇適合的食品。

          吃食堂,健康食譜能“訂制”

          除了預包裝食品,更多的小伙伴會在食堂或者餐廳填飽肚子。

          為了有“回頭客”,傳統的食堂和餐廳高鹽、高油、高糖烹飪的菜肴比較多。為了轉變這樣的行業習慣,2020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了《營養健康食堂建設指南》《營養健康餐廳建設指南》。

          “希望可以科學指導餐飲業提升營養健康服務的供給能力?!敝袊部刂行臓I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解讀,各地在進行的營養健康食堂餐廳建設工作,融入了眾多營養元素和科學就餐的指導要求菜品低鹽、低油、低糖,突出健康烹飪理念,并配備專兼職營養指導人員,定期對食堂和餐廳負責人、服務員和廚師開展營養健康相關培訓和考核。

          未來,在營養健康食堂還可以享受健康食譜“訂制”服務。丁鋼強說,“營養健康食堂要求逐步建立就餐職工健康管理制度,結合每個就餐者的勞動強度、性別、年齡和健康狀況開展營養配餐,提供套餐并公布帶量食譜”。

          問老師,一人指導萬人

          健康中國行動中,合理膳食行動的主要指標之一是要求每萬人中有一名營養指導員。

          針對營養指導員的培養情況,丁鋼強解釋,我國居民仍然面臨著營養不良的負擔,營養相關慢性病快速增加,營養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問題。為提升居民營養健康素養、改變公眾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需要專業的營養服務隊伍。

          營養指導員是打通國民營養健康素養“最后一公里”的關鍵。

          據介紹,營養指導員是經專業培訓掌握基本營養健康理論知識和技能,并通過一定程序的認定后,面向公眾提供營養相關咨詢、指導與宣教等服務的專業人員。以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托幼機構、中小學校、養老院等社會公共服務機構中從事營養指導工作的人員為主要的培訓對象,逐步擴展至體育健身、食品企業、餐飲業等從事營養管理的人員,鼓勵志愿者和家庭中掌勺的人員積極參與,組建形成全國營養指導員這樣一支隊伍。面向公眾提供包括膳食營養狀況分析、評估指導、配餐食譜設計等營養服務。(張佳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