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在即將召開的2021中關村論壇上,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將集中亮相,并帶來最新研究成果。
近年來,北京把新型研發機構建設作為加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平臺和抓手,相繼布局和培育了一批高水平國際化的新型研發機構。“這些新型研發機構在體制機制創新上,進行了一些突破性探索,概括起來講就是‘三無三有’。”北京市副市長靳偉介紹,“三無”指的是無行政級別、無固定編制、無固定財政經費支持;“三有”指的是有科研自主權、有經費使用自主權、有充分人事權。“這些與國際接軌的治理結構和市場化的運行機制,打破了傳統科研機構的管理模式,充分調動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持續激發了創新活力。”
成效已初步顯現。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發布了《人工智能北京共識》,為規范和引領人工智能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北京方案”,并研發出全球最大的超大規模人工智能模型;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超導量子計算團隊,將單個超導量子比特退相干時間提升到503微秒,創造了最新的世界紀錄;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研發出開源、自主可控的“新型區塊鏈底層平臺技術”……據介紹,這些成果都將在這次中關村論壇上集中展現。
靳偉表示,下一步,將在6G、光電等領域繼續設立一批與國際接軌的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在人才引進、知識產權、經費使用等方面先行先試,探索多元化投資機制,加快集聚戰略性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及高水平的創新團隊,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記者朱競若、王昊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