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專家共話5G毫米波產業發展

        光明網 2021-09-23 23:45:09

        光明網訊 9月23日,第二屆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由GSMA主辦、通信世界全媒體承辦、高通公司作為技術合作伙伴,以“助力5G行業應用揚帆啟航”為主題,圍繞5G毫米波產業成熟度、技術發展、產業生態等話題,共同探討5G毫米波技術創新如何助力5G行業應用揚帆啟航,以期達成5G毫米波共識,構建5G合作共贏產業生態,促進移動通信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據介紹,全球部署5G的頻譜有兩個選擇:6GHz以下的中頻段和高頻段的毫米波。5G毫米波具有多個突出優勢,頻率寬帶容量大、易與波束賦形等結合,時延極低,這些優勢有利于工業互聯網、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云游戲、實時計算等行業的發展。

        展望世界5G毫米波商用前景,美國、歐洲、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已率先實現毫米波商用。目前,中國主要使用的是5G中低頻段,但同時也在推動5G毫米波技術發展。業界對5G毫米波展現出強烈的需求,各大設備廠商在5G毫米波研究上也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

        GSMA大中華區總裁斯寒表示,“毫米波頻譜的發放將是5G發展路途上的重要節點。對于亞太區域和全球市場來說,5G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將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隨著5G毫米波解決方案的規模不斷擴大以及市場的日益成熟,5G毫米波將實現更加廣泛的影響和效益。斯寒表示,在《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推動下,中國將迎來5G在消費者和行業應用上的百花齊放和規模化的成熟發展。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聞庫表示,如果說5G上半場是體現電信運營商單人技術的乒乓球賽,那么進入下半場面臨不斷擴大的應用需求,5G就成為和垂直行業共同參與、角色不同的足球賽。毫米波的發展需要加強產學研合作,共同推動毫米波產業成熟,為以后6G太赫茲的可能使用積累經驗。

        GSA總裁Joe Barret介紹,目前已有23個國家和地區的134個運營商持有許可證,可以進行毫米波部署。其中主要頻段是26至28GHz,其他頻段比例也開始增長。從商業角度來說,已經確定有16個國家的28個運營商正在積極部署5G服務的毫米波頻譜。此外,毫米波的設備種類也在增長。

        高通作為5G毫米波領域的領先企業,已進行了眾多先進技術研究,不僅打造了支持毫米波的多代突破性的5G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還攜手合作伙伴推動5G毫米波測試驗證,加速5G毫米波的發展。“毫米波是從5G跨越到6G的必經之路,擁有非常好的商用前景。當前,毫米波已在全球實現商用,擁有成熟的產業鏈,能夠面向消費級、企業級和工業級場景,提供高容量低時延的室內外熱點覆蓋。”高通公司中國區研發負責人徐晧表示。

        GSMA《5G毫米波經濟性分析》報告顯示,通過對5G毫米波發展成本增益和經濟效益等進行綜合分析,結果表明5G毫米波在高密度城市部署和固定無線接入場景里,與中頻C波段結合將為運營商帶來明顯的成本優化和增益。(戰釗)

        精彩觀點摘要

        5G時代行業應用需要怎樣的網絡?

        中國聯通科技創新部總經理馬紅兵提出了未來毫米波將幫助運營商在組網時多“一條腿”,也多“一條路”的觀點。他表示,基于毫米波的特點,它在精準定位方面比其他的波長有更大的優勢,可以做到厘米級甚至更高精度的定位,這使得毫米波在VR等應用的前景被廣泛看好。要想進行規模化推廣,把毫米波的成本降下來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電信首席專家、電信研究院專家委員會主任,美國貝爾實驗室院士畢奇介紹,目前我國共有4500多個垂直行業應用。有50%以上的垂直行業應用是在工業應用,20%的應用在政府服務方面,其余則分別落地于交通、醫療、教育以及金融領域。據悉,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部署了3.5GHz的TDD網絡和2.0GHz的FDD網絡,未來還將部署毫米波網絡,以滿足各個行業的需求。

        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與終端技術研究所所長丁海煜表示,在5G行業應用的挑戰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對高可靠、高性能的嚴苛需求,而毫米波恰恰在高可靠、高性能等方面有一個很好的提升。毫米波憑借低時延、高可靠性等優勢,可以加速行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辦公室主任、中日友好醫院發展辦主任盧清君指出,醫療行業對網絡的需求在高通量低時延的基礎上,更強調確定性和安全性,也可以說是對5G綜合屬性(確定性、移動性、安全性、實時性、快捷性、專屬性)等的多元需求,其中也包括對MEC、AI能力的迫切需求,MEC對醫療AI的支撐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但目前AI系統成熟度不足,MEC資源也未下沉到醫療機構,應用于臨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5G應用到汽車行業需要注意三大問題:成本、技術成熟度、5G網絡的規模部署。我們希望運營商能夠提供穩定、高效、安全的5G網絡,助力汽車行業與5G的深度融合。”北汽福田汽車IT基礎設施部/信息安全部高級經理張志強也分享了他的觀點。

        作為圓桌對話主持人,通信世界全媒體總編輯劉啟誠也發表了其對5G毫米波發展的看法。他表示,5G毫米波使用更高的頻率,具備更大的系統容量和更強的業務能力,將成為移動通信技術演進的必然方向。5G毫米波已成為工業自動化、智能交通、虛擬現實等應用方面的核心使能技術之一。

        5G毫米波的應用場景有哪些?

        愛立信東北亞區網絡產品線部門總監吳日平介紹,愛立信密切關注并且推動毫米波產業發展,已向全球商用網絡提供超過8萬個毫米波基站。他表示毫米波是5G極致速率、極致容量、極致時延的有效解決手段。其相對于sub-6頻段在高帶寬,低時延的優勢,對滿足行業用戶的多樣化的需求有重要意義。隨著R15、R16和R17標準對于毫米波關注度的提高,芯片和終端的日益成熟,以及商用網絡數量的增多,全球毫米波產業逐步走向成熟。良好的毫米波網絡覆蓋需要重點關注設備的體積和重量。

        “毫米波的落地能夠對視頻行業帶來巨大的推進,可以從深壓縮應用領域跨越到淺壓縮的傳輸應用領域,之前即便是在5G sub-6網絡環境下也是不可想象的。”TVU Networks業務發展副總裁申欣表示。

        5G時代的毫米波技術有哪些新可能?NTT岱凱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員工體驗與客戶體驗部總裁呂華認為,在復雜的工業場景里面,如果有5G毫米波技術,NTT與RealWear的AR眼鏡解決方案會得到很好的應用。戴上之后,人眼能看到前方,各種信息傳輸到后臺,其他專家可以提供遠程幫助,它是一個非常安全的工業級產品。

        作為工業級移動機器人及柔性物流解決方案的研發和生產商,斯坦德機器人5G售前方案總監梁凱翔表示,斯坦德基于激光Slam的定位導航、FMS多機調度系統、RIot業務軟件系統三大核心技術,依托更高速率、更廣覆蓋、更低時延的5G毫米波網絡,為客戶提供最好的產品、最優的柔性物流解決方案、以及最好的服務。

        5G毫米波技術如何助力5G行業應用揚帆起航?

        中國聯通研究院無線技術研究中心總監李福昌介紹,在不久前工信部聯合十部門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針對9個場景進行業務深化推進。這9個場景,對帶寬、時延的要求都非常高,而毫米波就具有這方面的優勢。5G毫米波的技術創新,將助力5G行業應用揚帆啟航。

        “從香農定理來說,帶寬越高,速率和容量也就越高。”中興通訊RAN產品市場副總經理劉爽提出了她的觀點。在她看來,如果將4G比作公路,5G就是高速公路,而毫米波就相當于省際間的雙向八車道的超高速公路。但毫米波的頻段越高損耗越大,通過毫米波和Sub-6G結合通過NR-DC組網可以彌補毫米波的覆蓋劣勢。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無線電研究中心無線電資源研究部主任劉琪表示,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提出適時發布5G毫米波頻率規劃。推動5G毫米波創新發展要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方面發力,供給側加強毫米波相關技術供給,包括毫米波器件、基站、終端和模組的研發以及網絡部署;需求側重點圍繞行業特點,制定應用標準,加強5G毫米波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醫療等行業的應用示范,帶動規模化落地。

        芯訊通副總裁駱小燕介紹,芯訊通是作為一家模組公司,自2016年開始5G模組開發到2018年推出十來款模組,有關毫米波的模組超過一半以上。目前,毫米波的模組已經得到了行業的應用,芯訊通不僅有支持超過400M甚至800M的模組,還廣泛應用在視頻直播、行業AR、VR檢修等方面。

        談及毫米波增強的問題,OPPO標準研究部部長楊寧提出,毫米波比較典型的缺點就是它的覆蓋相對有限,怎么保證網絡和終端的連接,克服覆蓋有限的缺點,這是需要增強的一個技術點。據悉目前,OPPO正與中國聯通聯手進行面向冬奧會測試,以實現達到冬奧會場館的需求。

        keysight技術與支持部資深技術專家李峰指出,5G資源相對于4G資源會更復雜,但它可以更加靈活的配置資源。5G技術指標最突出的亮點體現在它的靈活性上,通過靈活地適應不同場景的特性,滿足5G行業應用需求。例如針對物聯網低功耗、遠距離接入、省電的特性,5G以其獨特的調制方式來提高物聯網效率。

        關鍵詞: 行業 專家 共話 5G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