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食安委各成員單位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扎實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近幾年來,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政府“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深入推進17家農貿市場完成提質改造,569家大中型餐飲單位完成視頻廚房建設,168家學校(幼兒園)食堂實現“互聯網+”全覆蓋,37家食品重點企業納入追溯體系建設試點,257家進口冷鏈食品單位實現“湘冷鏈”追溯平臺監管。湖南米粉街、沁園夜宵街、揚帆夜市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相繼建成食品安全示范商業街,全區食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
當前,長沙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已進入沖刺階段,全區食安各成員單位凝心聚力、齊抓共管,各級各部門將抗疫與食安創城同部署、同落實,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以社會共治為目標
全面構建食安全民參與格局
近日,長沙市芙蓉區東岸街道東宜社區組織轄區內餐飲、超市等負責人開展學習食品安全、安全生產業務培訓。東宜社區書記龍波說,通過開展此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及時把握好食品安全治理的“時”與“勢”,倡導各門店積極參與長沙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中來,通過“我參與”“我支持”“我知曉”,不斷提升市民的知曉率、參與率,推動構建食品安全的全社會共治共享新格局。
“我知曉、我參與、我支持,學校要將師生舌尖上的安全放在首位。”芙蓉區東郡小學校長孫晗鄭重倡議。近日,東郡小學全體教師在副校長曾憲梅主持下,召開了第一次開學工作會議,對該校食品安全創建工作做出部署。后勤部主任姜利群做了食品安全相關知識的講座,青年教師們還用節目的形式為大家帶來小品《用食品數據說健康》,以獨特的形式讓老師們明白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今年芙蓉區組織開展各類食品安全宣傳活動93場次,1407名食安志愿者參與活動,發放宣傳冊、宣傳材料63609份。印制長江禁捕、公筷公勺、禁售野生動物、厲行節約等內容合一的宣傳標語1萬余份,張貼在各農貿市場、超市、校園周邊、電梯樓道。芙蓉區教育局向全區51737名學生家長發放“守護健康,共創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信箋。韭菜園街道為米粉街每戶門店發放“公筷、公勺”宣傳標識。馬王堆街道、東岸等街道積極舉辦食品安全“市民論壇”交流活動。芙蓉區委宣傳部協調各類屏幕資源滾動播放創建公益廣告,重點鋪排和加強火車站和重要商圈的創城宣傳工作。
芙蓉區市場監管局組織全區食安創建線上知識搶答,動員轄區4166名餐飲從業人員參與網上食品安全學習培訓。馬王堆、東岸、東屯渡、荷花園等街道積極開展食安知識及創建迎檢培訓,并將培訓觀摩活動開到餐廳和食品經營門店,現場手把手教學。積極編發全區創城工作動態簡報、動態反饋,強力推動創城工作。
以正本清源為抓手
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您好,我們是芙蓉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將對您店里的產品進行抽樣檢查,請配合。”近日,芙蓉區市場監管局來到馬王堆海鮮市場周邊的嘉雨路、長嘉路及萬家麗路沿線門面和馬路市場進行檢查執法,對經營戶落實“四雙”(雙快檢篩查、雙留樣比對、雙報備溯源、雙互動管控)產銷對接模式的情況,以及進貨票據、資質證明、產地證明和合格證明文件等進行了檢查,現場由第三方檢測機構深圳通量檢測公司對5家門店經營的食用農產品(黃鴨叫、小龍蝦、香干、片干、豆皮)進行抽樣檢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截至目前,完成全區13700多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食品安全全覆蓋監管,按風險等級A、B、C、D級進行分類監管。組織開展全區食品安全隱患大排查,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加強野生動物銷售行為監管,關停涉嫌銷售野生動物網頁并下架商品35批次,駁回產品供應上架信息2077條。高效開展食品監督抽檢、快速檢測和不合格食品處置,累計完成食品監督抽檢7180批次,合格率98.3%;食用農產品快檢199459批次,合格率99.93%,對快檢陽性產品按要求全部進行不合格食品后處置,做到三級溯源。圓滿完成“兩會”“三考”“中非合作論壇”等各項重大保障活動。
芙蓉區市場監管局積極開展“護苗”“網劍”“護老”“農貿市場整治”等多項專項行動,切實加強學校食堂、網絡餐飲、食品攤販治理,貫徹落實長江“十年禁捕”指示精神,全面禁止了野生動物、長江流域非法漁獲物交易行為。對食品安全違法違規案件實行嚴管重罰。今年1—8月,辦理食品類案件296件,罰沒款共計115.2萬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63倍和2.37倍。芙蓉區公安部門強化食品犯罪案件打擊,已偵辦食品類案件16起,其中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12起,非法經營案件2起,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件2起,刑事拘留24人,移送起訴25人。
以創新為引領
開展專項整治執法行動
“食品安全示范一條街的創建,使環境變好了,顧客也多了,我們生意也更好做了。”在米粉街內經營一家湘西米粉的陳先生談到示范街的創建就豎起了大拇指。走進湖南米粉街,在每家餐飲店,都能看到“公勺公筷”“節約糧食”“光盤行動”“文明餐桌”“誠信經營”等宣傳海報、臺簽、桌貼,食品安全人人有責、文明行動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正日漸濃厚。
芙蓉區將韭菜園北路整改提質并打造集美食、文化、旅游、休閑于一體的網紅打卡地“湖南米粉街”,通過統一食品安全監管公示牌、統一建設“透明廚房”、統一規范餐飲服務者良好行為規范等方式,打造米粉特色食品安全示范街。指導沁園夜宵街業主成立餐飲協會,自籌資金300萬元,統一升級改造,餐飲門店全部建成透明廚房,油煙凈化器安裝率100%,打造“一面墻”建設,被評為“長沙市食品安全示范商業街”,受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湖南省市場監管局的肯定和推介,先后接待其他省、市、區觀摩達60多次。
近日,芙蓉區還提質改造和新建了西龍、朝陽、金祚、德政園、九道灣等17個農貿市場,建成隆禮食品店、禹郅生鮮店、禹泰食品店、明和中業、蘿卜白菜等6個便民生鮮農產品社區門店,基本實現了基礎設施標準化、經營設施規范化、市場管理制度化,老百姓買菜更方便、更舒心。市場地面干凈清爽,功能分區清晰,水產、熟食、蔬菜、禽肉等攤位設置有序,活禽區相對隔離;市場外車輛停放有序,小攤販占道經營現象不復存在。
芙蓉區馬王堆海鮮水產批發市場主營海鮮水產品、冷凍水產品和特色水產品,海鮮銷量占長沙市的90%,占湖南省的80%以上,年交量達2億多公斤,成交額近75億元。針對該市場夜間交易活躍、成交集中的特點,出臺雙快檢篩查、雙留樣比對、雙報備溯源、雙互動管控“四雙”產銷對接監管模式,通過“區域聯防、部門聯動、問題聯治、市場聯控”,切實加強海鮮水產品的監管,采取快檢、委托法檢、查驗進貨票據、嚴查海鮮水產品準入等方式,開展專項整治執法,嚴管重罰,形成高壓震懾態勢,確保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在街道社區的不斷指導下,店里現在明廚亮灶,客人覺得這里越來越好了,又干凈又明亮,吃著也放心,看著他們吃著放心,我們就相當安心。”新芙蓉(八一路店)工作人員周玲說。
芙蓉區深入推進校園食堂“互聯網+”全覆蓋,全區168家學校、幼兒園食堂全部實現“明廚亮灶”,53家公辦中小學、幼兒園全部建有“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食堂監管平臺,師生、家長以及監管人員可以通過電視、電腦終端全鏈條、實時動態查看管理,實現對校園食堂的即時監督、遠程監控和零距離監管。
以創城為統領
全面實施食品安全戰略
今年來,芙蓉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多次聽取食安創建工作匯報,專題研究食安創建工作,審議通過《創城驗收實施方案》《指標任務責任分解》等多項方案,及時保障了創建工作經費。芙蓉區食安委、食安辦6次召開創建專題會議,密集調度食品安全及創建工作。
全區13個街道(園、局)全部召開了由書記、主任親自掛帥的創建動員部署會議,班子成員、各條線各部門聯動82個社區(村)全部動員,走上創建一線。各街道(園、局)在強化經費保障的同時積極充實創建力量,目前每個街道食安辦專職創建人員均不低于4人。
芙蓉區市場監管局全體機關工作人員下沉到13個街道市監所,充實一線監管力量;隆平高科技園多次組織食品生產企業培訓,加強園區重點企業監管;芙蓉區教育局緊扣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和秋季開學食品安全工作主題,積極組織全區中小學、幼兒園食品安全管理員專題培訓并現場考試;區行政審批局、區行政執法局、公安分局等單位主動作為,全面強化食品安全證照協同辦理,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并積極對接和指導一線創建工作。
芙蓉區食安辦主任、區市場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周旭東強調,要進一步提高認識,進一步營造氛圍,進一步壓實責任,進一步健全機制,通過建立調度機制、督查機制、整改機制、問責機制,形成共識,上下聯動,形成食品安全治理合力,合力解決共性問題和個案問題,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推進食品安全“創城”“創區”工作,確保全區食品安全形勢持續平穩向好發展,共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共享平安美好幸福生活。(曾祥興、張濤)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