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到內蒙古和林格爾縣(以下簡稱和林縣)采訪看到,1.5萬畝的紫花苜蓿隨風搖曳、1.2萬畝的燕麥田果實累累、16萬畝的青飼玉米沐浴在秋日的陽光下……多品種優質飼草的大面積種植,為初秋的和林縣增添綠意的同時,也為冬日牧業發展續存著能量。
據介紹,和林縣優質牧草和飼料種植嚴格遵循著“三不原則”:不用農藥、不用化肥、不用除草劑,同時這里的土壤和地下水還要經過每月不定期的檢測。這樣的嚴苛種植條件下所提供的高品質牧草被乳品企業高價采購。為了全面提升牛奶、羊奶、正大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滿足市場對高品質飼草的需求,和林縣立足當地資源優勢,通過以養帶種的方式推動區域種植結構調整,推進飼草料種植和奶牛、奶山羊養殖配套銜接,就地就近解決飼草料供應問題,推進飼草料產業化快速發展,不斷提高乳產業發展競爭力,促進現代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圍繞乳產業發展布局,和林縣堅持以種促養、種養結合、良性發展的思路,大力發展品種多樣的飼草料生產基地,加大以苜蓿、燕麥、青貯玉米為主的優質飼草種植,推廣先進生產加工技術,推進草畜一體化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率先走出一條“種養結合、高效循環、優質安全”的生態畜牧業發展新路子,種優質草、產優質奶。目前,全縣優質苜蓿草種植面積1.5萬畝,燕麥種植面積近1.2萬畝,優質牧草年產量達1.5萬多噸;玉米種植面積65萬畝,其中青飼玉米收儲面積達16萬畝,青貯產量達48萬噸。(記者張景陽通訊員韓新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