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疫情的嚴峻形勢,如何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做好稅力量支持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呢?泰州稅務部門壓實攻堅責任,落實相關稅費優惠政策,在推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旅游扶貧等方面發揮職能作用而貢獻稅務力量。
在泰州靖江的生祠鎮,注冊登記的農業合作社有151戶,農業相關企業16家。這些企業不僅帶動了村民們居家就業,還享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其中的稅收優惠政策也為他們渡過難關保駕護航。“生祠鎮以生態農業為主,稅務部門在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對我們進行了政策宣傳輔導,通過稅收大數據幫助我們打開產品銷路,發展農業生態旅游事業。”據該鎮一合作社倪老板介紹,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年銷售額僅為50萬元,同比下跌50%。今年以來,靖江市稅務部門通過強化稅收服務引導,不僅向企業宣傳疫情期間優惠政策,突出抓好消費扶貧工作,幫助協商簽訂農副產品采購合同和推進農副產品促銷及旅游線路。
老港村是泰州稅務部門結對幫扶對象之一,村負責人感慨地介紹道,稅務部門先后輔導老港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老港農產品有限公司、老港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等企業申報享受相關稅費優惠,并細致宣講涉農優惠政策。該村每年需要進行環境整治、河道護坡、田間整理,去年,稅務部門經與村委協商確定扶貧項目,共同出資30萬元購買一臺80型號挖掘機,并對該設備出租需求及方案進行了可行性調研,預計每年可為該村增加租金收益8萬余元。該村負責人表示:“有了稅務部門的幫扶,我們更加堅定了鄉風文明、生態宜居、農戶富裕、產業興旺的發展信心。”
殘疾人和貧困人口等困難群體能否穩定就業,關系到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江蘇雙發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機械配件、建材環保設備、液壓元件制造、銷售的企業,為了讓更多的貧困殘疾人能夠在家門口就業,稅務部門多次上門解讀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政策,幫助企業培訓和招錄39名貧困戶殘疾人,負責爐料清理回收等工作,人均年收入近5萬元,全部實現就業脫貧。同時,企業也享受到減稅降費帶來的紅利,近年來,企業已累計享受殘疾人稅收優惠近700萬元,為企業高新技術研發、設備改造升級提供了“真金白銀”。另外,針對部分貧困戶就業難問題,稅務部門主動對接招工企業,摸準企業用工需求,加強與人社、科技、專業院校合作,組織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實現技能培訓與用工需求的有效銜接。不少村民們由衷地表示:“今年本打算外出打工掙點錢,但放心不下家里生病的父母和在家讀書的孩子,現在家門口就可以工作,既能賺錢又能顧家。”
稅務部門添助力,鄉村振興再發力。下一步,泰州稅務部門將全面落實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積極貢獻稅務力量的通知》提出的要求,繼續通過政策扶持、定點幫扶和上門服務等方式,讓惠企政策落實更加精準,讓“稅力量”為鄉村振興添動力賦新能。(閆鵬)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