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新技術會成為我國實現攻克肝癌的新型重磅武器。”日前,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為主的主刀團隊,在海南博鰲成功實施了我國首例特許準入釔[90Y]樹脂微球臨床治療肝癌手術,這標志著我國肝臟惡性腫瘤治療領域迎來全新國際化精準介入治療方案。董家鴻表示,通過醫生精準操作釔[90Y]樹脂微球,實現對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降期治療或潛在性根治,是我國肝癌治療史上標志性的先進成果。
“釔[90Y]樹脂微球就像攻克腫瘤的一枚可精準投放的‘超級核彈’。”董家鴻介紹,該治療方案采用全球領先的介入技術,將釔[90Y]樹脂微球注入肝臟血管,釋放高能量β放射線,能近距離瞬時殺滅腫瘤細胞,對正常肝組織和周圍環境幾無影響。同時,釔[90Y]樹脂微球單用或者與生物、免疫、靶向等其他綜合治療方式聯用,將普惠廣大肝癌群體病患。
據了解,肝癌被稱為“癌癥之王”,中國每年肝癌新發病例達40萬例,約占全球肝癌新發病例47.6%。多數患者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僅20%~30%的肝癌患者可以通過手術切除,且5年內復發率仍高達60%~70%。接受手術的是一名34歲男性患者,有乙肝既往病史,經各項檢查明確診斷為原發性肝癌,已超出各種肝癌肝移植標準,同時因預留肝體積不足40%,無法常規手術切除。經專家多次討論,認定患者進行釔[90Y]樹脂微球治療是最佳選擇。
“手術順利地把釔[90Y]樹脂微球注射到腫瘤內部,手術過程中病人生命體征平穩,沒有不良反應。整個手術不到一個小時就完成了。將來治療的速度和效率還會繼續提高,病人的治療體驗也將得到更好的優化。”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膽介入科副主任醫師張琳和海南省腫瘤醫院介入科主任牛惠敏介紹了此次手術情況。
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山西醫科大學校長李思進告訴記者,國家八部委于今年6月聯合發布了《醫用同位素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這是我國首個針對核技術在醫療衛生應用領域發布的綱領性文件,充分肯定了核醫學在重大疾病早期診斷、微小病灶的精準清除以及合理診療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作為全球創新型放射性同位素藥物,釔[90Y]樹脂微球在海南博鰲的落地就像一個引擎,將啟動并加速我國核醫學的長遠發展和深刻變革。崔興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