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方法論:從“千人一面”到“一人千面”

        光明網 2021-10-18 18:45:07

        10月15日,在2021全球數字價值峰會上,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中國首席數字轉型官李時分享了聯想中國的數字化轉型之路。李時介紹,聯想不僅形成一套行業、企業轉型參考價值的模型和方法論,還具備了標準化、標桿化的數字化轉型實踐能力。

        什么是數字化轉型,為什么要轉型?在李時看來,數字化轉型不是簡簡單單工具的堆積,一定是業務的轉型,是一個從戰略到業務模式、流程,到人員、組織文化,也包括技術和系統的全面轉型,這才是數字化轉型。

        李時闡述了聯想中國過去四年的兩個戰略轉型方向:一是以客戶為中心的轉型;二是 3S 智能戰略(包括智能產品,智能基礎架構和智慧服務的提供商)。作為一家科技巨頭,聯想集團一年銷售額4000多億人民幣,在全球180多個國家運營,7萬多名員工;超過1000個應用系統,幾個PB的數據;客群類型復雜,既有大型的政企客戶,也有中小企業、零售客群。因此,聯想數字化轉型的成功,不僅對聯想自身是一個質的提升,更是給其他企業帶來了實用性的參考價值。

        李時表示,“有一次我在中國區管理團隊分享,以前是騎馬,我們今天希望給大家轉型,不是給馬更輕的鞍子,讓它跑得更快,而是給你造一臺車。我們當時另外一個副總裁說,對,但我們要的是無人駕駛車。”智能IT引擎就是聯想數字化轉型的無人駕駛車,聯想給它取了個名字——擎天。擎天基于聯想提出的“端、邊、云、網、智”新IT架構。

        據介紹,作為新IT架構內核,“擎天-Optimus”包括了云服務的IaaS,技術中臺和通用業務中臺的GPaaS,以及面向不同行業領域的VPaaS,形成了“模塊化”橫向支持和“中臺化”縱向打通的雙重能力,成為以場景價值為牽引、以能力模塊為支撐的智能IT引擎。

        “擎天”具備云原生、中臺化、AI智能三大特征,面對客戶場景需求時,它能夠以更低成本、更敏捷高效、更一體化地完成開發和應用。例如在混合云架構下,使復雜多樣場景應用得以快速開發、敏捷交付和規模化復制,同時人工智能的深度參與,可以通過模塊化、自學習AI引擎,輔之以大數據平臺,嵌入到各行業場景應用中,讓效率提升、價值創造、決策管理全面“智慧化”,實現“擎天”革命性的生產力釋放,將數據轉化成生產資料,產生價值。

        這不僅服務聯想自身,也可以服務于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加速企業產品和商業模式創新。

        以數字化營銷為例,李時著重講述了聯想智能營銷從“千人一面”、向 “千人千面”,最后向“一人千面”的轉型歷程。他表示,企業需要的非常重要的業務能力是“在合適的時機、合適的渠道、把合適的內容推給合適的人”。擎天加持下的聯想數字化營銷實踐完美詮釋了這種業務能力。聯想從最早的“千人一面”,到去年做到了“千人千面”,這是聯想數字化轉型中一個質的飛躍。但這不是終點,“一人千面”是數字化營銷中更值得期待的點。

        他表示,在數字化時代的浪潮下,新IT已成為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所需的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聯想作為數字化變革的“先鋒軍”,將擔負起它的責任,為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開拓新航道。(琳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