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趙清建)10月18日,由中國林學會、中國林業教育學會舉辦的林業和草原科學家精神暨梁希科學精神專家座談會在京召開。來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相關直屬單位、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北京林業大學的專家代表,圍繞科學家精神和梁希精神的深刻內涵,探討在新時期如何更好地弘揚科學家精神和梁希科學精神。
座談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中國林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研究員陳幸良表示,通過學習梁希等老一輩林業和草原科學家的科學家精神,可以激勵和引導廣大林草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樹立科學界廣泛認同共同遵循的價值理念,加快培育促進林草科技事業健康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為全面推進林業草原國家公園“三位一體”融合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作出積極貢獻。
北京林業大學黨委副書記、研究員孫信麗表示,林草行業具有研究實驗周期較長,科學科研實驗條件較艱苦,科研成果的生態效益相比經濟效益更為明顯的特質,所以從中孕育出的林草科學家精神更為獨特。扎根中國大地是林草科學家愛國精神的集中體現,老一輩林業科學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把這種精神根植于后輩的心中。
中國林業教育學會常務副秘書長田陽宣讀了《關于進一步弘揚梁希科學精神的倡議書》,倡議書提出五點倡議:弘揚梁希科學精神,始終堅持愛黨愛國、追求真理的最高準則;弘揚梁希科學精神,始終保持敢為人先、勇攀科技高峰的奮進品質;弘揚梁希科學精神,始終遵守科學求實、嚴謹治學的科學道德;弘揚梁希科學精神,始終發揚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優良傳統;弘揚梁希科學精神,始終保持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情懷。
與會者一致認為,林業和草原事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主體,是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的重要陣地。而科學家精神是推動林業和草原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未來林草科技工作者需要不斷學習,躬身實踐,以梁希科學精神為林草科學家精神代表,為實現“讓黃河流碧水,赤地變青山”的美好目標,為林業和草原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不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