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選育二十載 “高原之舟”有了新品種

        光明網 2021-10-18 23:00:06

        光明網訊(記者 宋雅娟 張蕃) 日前,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西寧召開,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牦牛資源與育種團隊科技成果“阿什旦牦牛新品種及配套技術集成與示范”榮獲2020年度青海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閻萍研究員作為成果第一完成人接受頒獎。

        阿什旦牦牛是以青海高原牦牛為育種素材,采用群體繼代選育法,經過20多年系統選育而成的一個牦牛新品種。阿什旦牦牛生長發育快、產肉性能高、抗逆性強、無角及體型外貌高度一致,遺傳穩定,適應青藏高原地區牧養及規模化集約化飼養。

        新品種及配套技術集成與示范突破了利用無角性狀標記輔助選擇技術鑒定無角變異位點的技術瓶頸,解析了牦牛角的發生發育分子調控機制,篩選出控制角性狀遺傳變異位點,縮短了育種周期,提高了育種效率,加速了育種進程。阿什旦牦牛培育過程中建立起牦牛高效繁殖技術體系,生產效率比2年1產或3年2產體系增加30%~40%,繁殖成活率提高5%~10%。建立了開放式核心群育種體系和以種公牛站、育種核心群、育種群及周邊地區組成的阿什旦牦牛四級繁育體系。形成了邊育種邊示范邊推廣、育繁推一體化的模式。

        阿什旦牦牛新品種育成后,年改良家牦牛約10萬頭。在同等飼養條件下,改良后裔平均繁活率比當地牦牛提高11.72%;死亡率比當地降低4.32%;18月齡體重比當地同齡牦牛提高了24.71%。該科研成果對牦牛良種供種體系建設意義重大,完善了青藏高原多元化飼養模式及不同牦牛產業發展結構,對西部高原地區提高養殖效率、促進牧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產生重要且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 青海 選育 二十 高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