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AASO環保嗎

        《中國科學報》 2021-10-29 08:00:13

        航拍下的LHAASO。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供圖

        (記者倪思潔)大科學工程在選址時通常有很多近乎苛刻的要求。7年前,對于海拔、氣象條件、地質條件都有較高要求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落”在了四川稻城海子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里。那么,建在自然保護區的LHAASO夠環保嗎?

        10月26日,記者從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LHAASO已于近日通過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專家組審議認為,LHAASO工程自建設和建成調試以來,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采取了較為有效的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措施,各項環境質量指標基本滿足相關要求,對周邊敏感目標未產生明顯影響。

        LHAASO的占地面積達1.36平方公里,相當于190個足球場大小,項目從2017年正式開工。

        關于LHAASO為何選址于自然保護區,LHAASO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臻表示,選址工作歷時5年,他們曾對四川、西藏、青海、云南等多個省區進行踏勘和考察,最終定址于此是綜合考慮的結果,一是因為海子山自然條件非常好,海拔高,可以減少大氣對宇宙線粒子的影響;二是地勢平坦;同時,探測器內部需要大量超純凈水,需要良好的交通和通信;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即各級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記者了解到,為了減少施工對環境的擾動,在施工過程中LHAASO項目經理部專門制定了一套綠色施工程序。

        LHAASO建安分總體負責人吳朝勇和馮紹輝告訴《中國科學報》,施工過程中,他們先取草皮、定點碼放并進行養護、收集腐殖層集中堆放,之后才開挖施工,局部施工結束立即回敷腐殖土和草皮,進行植被恢復,從2016年配套工程開工起,就堅持執行這一做法。這些環保措施,將大面積地下探測器陣列建設帶來的環境沖擊控制在最低水平。地下繆子探測器陣列的建設大大增加了地表面積,使得綠化面積遠超原始植被面積,項目組對環保的實際投資額度也因此超過了初步設計概算中的環保措施費用額度,對確保生態恢復的效果和環境保護起到了正面提升作用。

        此外,研究人員表示,在LHAASO運行期間,他們將繼續開展植被恢復效果監測,并編制針對觀測基地的環境影響后評價報告,提交生態環境部備案,接受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關鍵詞: LHAASO 環保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