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源上游主要水源地生態恢復明顯 珍稀野生動物頻入鏡

        中國新聞網 2021-11-03 10:45:18

        野生獼猴群、黃喉貂、水鹿、白唇鹿、喜馬拉雅斑羚……近年來,地處長江源上游的主要水源地青海省果洛州班瑪縣的野生動物頻頻入鏡攝影鏡頭里,儼然成為一座野生“動物園”。

        中新社記者1日從班瑪縣委宣傳部獲悉,該縣融媒體中心記者日前在瑪可河流域不同地點拍攝到喜馬拉雅斑羚,這也是人工首次拍攝到世界瀕危野生動物喜馬拉雅斑羚棲息畫面。

        地處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班瑪縣屬于三江源保護核心區,也是長江源上游的主要水源地,境內瑪可河林區是青海省面積最大的林場和中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林天然原始林區,在三江源東段。由于歷史和自然原因,班瑪縣生態一度惡化,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從2005年開始,班瑪縣陸續將部分牧民搬遷到縣城,并為他們蓋房集中定居。

        居住在班瑪縣采清灘生態移民社區的藏族牧民肉多是第一批從退化草場搬遷下來的牧民,如今的肉多住著當地政府為他們蓋好的房子,房屋內價值數萬元(人民幣,下同)的藏式風格家具和華麗裝修讓人驚訝。

        “沒想到移民后的生活變得這么好,以前放牧時家里的收入一年才有6000元,自從移民以后,我通過政府的免費培訓出租運輸,加之采集當地藥材和冬蟲夏草,家里的年收入現在都好幾萬了。”肉多說,除了家庭收入增長外,家里的草場也恢復得特別好。

        據班瑪縣官方介紹,近年來,班瑪縣推行林長制、草長制,落實河湖長制,加大森林、濕地和草原的保護力度,確保水草資源永續利用;還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聯動機制,依法打擊非法采砂、亂占亂建等破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以及落實長江禁捕令,維護好生物多樣性,使當地自然生態系統功能實現根本好轉,森林草原覆蓋率也不斷提高。

        “全球絕大部分貂類都局限在北方嚴寒地區,但黃喉貂廣布于東南亞、喜馬拉雅南麓及中國秦嶺以南的森林,擅長爬樹,甚至可以捕獵猴子。該物種分布區越過秦嶺后,僅延伸到中國長白山脈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闊葉林帶,此前在三江源尚屬首次記錄到該物種活動影像,填補了三江源區域黃喉貂影像資料記錄空白。”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項目主任趙翔此前說,三江源東段瑪可河林區是目前青海已知的有蹄類種類最為豐富之地,其中毛冠鹿、馬麝、中華鬣羚、斑羚數量眾多,種群呈現健康的狀態。

        青海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會長張勝邦表示,近年來,班瑪縣境內連續出現水鹿、白唇鹿、黑頭噪鴉、黃喉貂、藏鹀等珍稀野生動物,這次又人工拍攝到喜馬拉雅斑羚實屬不易,這也是三江源地區首次人工拍攝到的該物種,這些足以說明班瑪縣近年來對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重視度,這對青海省野生動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孫睿)

        關鍵詞: 長江 江源 上游 主要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