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贏未來太空戰?

        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 2021-11-08 11:00:24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逐漸加快,不但探測了深空,發現了黑洞,還登陸了火星,傳回了火星影像,甚至從月球上帶回了月土。運轉在太空中的人造設備越來越多,生活在太空中的“居民”也越來越多。這些都表明,太空已成為人類科學探索的新領域,將來也極有可能成為人類旅游、生存、生活的新空間。而自人類有階級以來就伴隨始終的戰爭,將一同進入太空領域,形成新了戰爭樣式——太空戰。

        太空戰將成為未來戰爭的新制高點

        人類在哪生存,哪里就會有爭斗,就會有戰爭;以什么樣的方式生活就會以什么樣的方式進行戰爭。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人類必然會走出地球走向宇宙。浩瀚的太空戰場無邊無際,太空作戰不受領土、領海、領空的限制,也不受地形條件、氣象條件的制約,在軌道機動能力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真正“全天候、全方位”的機動作戰。太空可作為連續通信、偵察、預警、導航、指揮與控制的基地,確保作戰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可以順利進行。

        從近年來發生的局部戰爭可見,無論是陸戰、海戰,還是空戰、無人作戰,都嚴重依賴天基系統在測地、氣象、預警、監視、跟蹤、定位、導航、打擊效果評估等方面的支援與保障。所有這些,都是建立在奪取了制太空權的基礎上。擁有了制太空權,有利于支援和保障“地”上的軍事行動。沒有制太空權,只能“望天興嘆”,被動挨打。隨著智能化戰爭的快速發展,以及太空戰作戰樣式的出現,這種依賴程度只會加深,絕不會減輕。只有奪取并保有制太空權,才有可能充分發揮“地”上武裝力量的作用,達到理想的作戰效果。

        著力研究開發太空作戰理論和概念

        研究開發太空作戰理論和概念,是對太空作戰活動的本質特點進行抽象和概括,是研究太空作戰問題、設計未來太空戰爭、打贏未來太空戰的的核心內容,對推進太空作戰準備和太空部隊建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作用。立足當前進行研發。太空戰看似與我們遙不可及,實則不然。當今作戰一刻也離不了太空裝備的支援支持。它能夠為我們提供精確的導航,穩定的通信,可靠的氣象預報,全時的跟蹤監視,等等。因此,要打贏現代戰爭就必須首先采取“以天制天”、“以空制天”、“以地制天”等多種方式,打掉敵人的太空支援保障,奪取制太空權。研發太空戰理論概念,需認清國家安全與發展面臨的現實威脅,結合當前打贏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戰爭要求,開發針對不同戰略方向、不同作戰對手的概念理論,系統設計戰爭,有力牽引當前的軍事斗爭準備。著眼長遠進行研發。

        目前,太空對地面作戰主要是提供各類作戰保障,隨著科技的發展,在不久的將來必將出現“以天制地”的武器,為地面戰爭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研發太空戰理論概念,應保障國家長遠安全和利益,基于將來必然會出現的新型作戰力量和新質戰斗力,進行系統性研究開發。謀劃未來進行研發。人類發展日新月異,科技進步一日千里。“星辰大海”必然是人類未來的去向。太空戰場將是未來智能化戰爭的重要戰場,戰爭理論也必然會由過去的海權論、陸權論、空權論發展到將來的太空制勝論。研發太空戰理論概念,要將戰略家的長遠眼光與科幻家的科學幻想結合起來,謀劃未來,開辟未來太空戰的全新領域。

        建立太空戰指揮中心和部隊

        未來在太空戰場上的爭奪,將會突破以往單純在技術兵器方面的較量,而重點由太空戰指揮中心運用太空部隊,采取太空破襲、太空突擊、太空封鎖等戰法,在廣闊的外層空間進行軍事大較量。正如人類探索海洋出現了海軍,飛向天空出現了空軍一樣,如今人類走向了太空宇宙,也勢必產生一個新型軍種——太空軍(或者叫天軍)。

        太空軍應是以支援空中、地面、海上作戰,開發宇宙空間以及太空作戰等為任務,具備航空航天優勢、快速全球機動、全球攻擊、精確作戰、信息優勢和敏捷戰斗支援等核心作戰能力,由指揮機關、航天院校、太空艦隊、地基部隊、航天和空天飛機部隊、火箭部隊、信息支援部隊等組成,獨立于陸、海、空、火之外的新軍種,是在廣袤的宇宙空間作戰的軍隊。就目前階段而言,太空軍可以遂行偵察、預警任務,摧毀敵軍用衛星、空間站,攻擊地面軍事目標,擔負指揮、通信、導航以及搜集氣象資料等多種軍事任務。為奪取制太空權,打贏未來戰爭,就要盡早建立太空戰部隊,成立太空軍的軍種指揮中心,以便盡早展開理論研究探索、作戰實驗以及作戰設計等工作。

        大力研發太空戰武器裝備

        打贏太空戰,奪取制太空權,需要各類先進的太空武器裝備支持。就當前技術及可預見的發展趨勢看,太空戰所使用的武器裝備可以分為三類,即天基、空基以及地基武器系統,主要有太空空間站(太空基地)、軍事衛星、載人航天器、反衛星導彈、定向能武器、電磁炮、軌道及部分軌道轟炸系統等。

        目前比較成熟的有偵察、預警、導航、通信等作戰保障性裝備,而攻擊性太空武器多數仍處于試驗階段。主要包括以下幾種:以熱效應、沖擊效應和輻射效應殺傷衛星的定向能武器;以接近光速的高能粒子攔截航天器的粒子束武器;以超高速運動的彈頭直接碰撞摧毀目標的動能武器;利用電磁力發射高速彈丸攔截洲際彈道導彈和中低軌道衛星的電磁武器;預置部署在空間軌道上封鎖軌道的太空雷;干擾和欺騙衛星通信系統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的電子攻擊武器,等等。

        聯合出品:科普中國 光明軍事

        作者:潘金橋 盧 慧 付浥錕

        關鍵詞: 如何 打贏 未來 太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