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晨通訊員高鴿)近日,中國農科院飼料研究所單胃動物飼料創新團隊在胚期給養L—精氨酸促進雞胚腸道發育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為超早期營養調控家禽的腸道發育提供了新思路和科學依據。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營養前沿》。
據團隊首席、研究員武書庚介紹,微生物的快速定植是腸道免疫程序化、免疫系統發育成熟的重要驅動因素。事實上,家禽胚胎發育時期,腸道已經存在微生物定植。
研究采用胚胎給養技術,將營養干預時間點提前到胚胎發育期間,發現L—精氨酸塑造了胚胎期腸道微生物的演替模式,調控微生物間的互作關系,加快微生物區系成熟。微生物代謝產生的短鏈脂肪酸可通過調控胚胎能量代謝,促進雞胚腸道發育。
該項研究闡明了胚胎期微生物的定植與雞胚腸道發育的互作機制,對認識出殼后雛雞腸道發育不良有重要意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2020年07月22日
2020年07月21日
2020年07月21日
2020年07月17日
2020年07月15日
2020年07月15日
2020年07月14日
2020年07月11日
2020年07月08日
2020年07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