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食一年最多共7次

        科技日報 2021-11-23 10:00:32

        一次非常接近全食的月偏食和一次日全食分別于11月19日和12月4日震撼登場。作為一種美妙的天文景觀,日、月食一年里究竟會發生幾次呢?天文科普專家表示,日、月食有規律,一年最多共發生7次。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天文科普專家修立鵬介紹說,月食發生的原理很簡單。當從地球上看,太陽和月球剛好處于相對的位置時,地球的陰影會掃過月球,短暫地遮擋住太陽光并使月球變暗,從而形成月食。需要注意的是,平時見到月亮“不圓”的現象可不是月食,而是“月缺”,是正常的月相。由于月球圍繞地球運動,所以月球被太陽光照射到的可見部分每晚都在變化。月相在一晚上的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而月食發生的完整流程中月亮會在一晚上由圓到缺再復圓。月食必定發生在“望”(滿月)的晚上。

        月亮一次完整的相位周期大約是29.5天,這就是一個農歷月。按理說,應當每個農歷月都有一次月食。可惜的是,月球繞地球的運行軌道(白道)和地球繞太陽的運行軌道(黃道)并不在一個平面上,而是有大約5°的交角。只有當太陽和月球位于兩個“黃白交點”附近時,才會發生日食或月食。

        就全球來說,每年最多可以發生5次日食,如1935年;最少可發生2次,如2017年。月食,有的年份一次也沒有,如1980年;最多的則有4次,如2020年。

        一年當中日、月食最多共可發生7次:其中一種為5次日食和2次月食,如1935年;另一種為4次日食和3次月食,如1982年。最常見的是發生2次日食和2次月食,如2015年。

        修立鵬表示,盡管就整個地球而言,日食發生的次數比月食多,但實際上人們看到月食的機會要比日食多。這是因為日食帶范圍不大,僅在月影掃過地面的局部地區才能看到日食,特別是由于全食帶更窄,因此日全食在地球上同一地區重復出現的可能性很小,人的一生難得一遇。但月食可見的地區范圍就很大,半個地球都能看到,所以同一地區看到月食的機會比日食要大很多。

        (記者周潤健)

        關鍵詞: 月食 一年 最多 7次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