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能力低、規模小 我國亟需打造科技領軍涉農企業

        光明網 2021-11-25 17:08:13

        光明網訊(記者 宋雅娟 張蕃) 11月19日,在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發布會上,《2021中國涉農企業創新報告》重磅發布,該報告以中國上市涉農企業為研究對象,利用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報信息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數據庫企業專利數據,構建了包括創新投入能力、創新產出能力和創新環境3個一級指標、8個二級指標和18個三級指標的中國涉農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基于該指標體系,對2020年中國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涉農企業的創新能力進行了科學評價。

        報告結果顯示,中國涉農企業正在努力成為技術創新主體,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但總體來說,創新能力仍然偏低、規模偏小,缺乏科技領軍企業。以2019年為基期,計算得到2020年350家上市涉農企業創新指數平均得分47.25(滿分:100分),相比2019年(46.85)略有提升,仍處于中等偏低水平,上市涉農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平均為2.60%,而全行業平均為5.22%,上市涉農企業研發人員投入強度為8.10%,而全行業平均為14.33%,上市涉農企業與全行業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

        科技領軍企業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重塑農業科技創新版圖,讓涉農企業領軍企業成為中國農業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實現的生力軍,亟需突破機制障礙,培育涉農領軍人才,強化政策扶持力度,優化創新環境,加快在種子、動植保、農機裝備等關鍵環節和核心領域,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農業科技領軍企業。

        為此,提出四條具體建議:一是鼓勵采取兼并重組等方式,組建大型企業集團,培育科技領軍頭部企業;二是建議設立科技領軍企業專項基金,支持企業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支持一些創新成長型好的涉農企業在創業板、科創板等上市;三是通過創新機制體制,構建企業“出榜”“評榜”+政府“發榜”+科研院校“揭榜”機制,建立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雙向”人才流動機制,打破科企間資源整合障礙,拓展科企合作深度;四是持續優化涉農企業創新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尤其是種業領域,繼續推進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改革,完善中介機構對成果價值評估和利益分配的評價監督職能。

        關鍵詞: 農科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