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12月3日,2021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公眾科學素質提升與科技創新論壇”在北京舉辦。國內外7位專家學者相聚云端,交流思想。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農學會承辦,得到了中國科普研究所的大力支持。論壇由中國農學會副秘書長莫廣剛主持。
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院士從中國農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入手,在分析農村勞動力現狀、農業發展進入數字化時代的基礎上,提出了數字農業快速發展對農民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從發展農業農村服務業、建立信息化農技推廣體系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農民科學素質的多種路徑。
聯合國可持續農業機械化中心副主任安舒曼·瓦爾瑪指出在氣候變化、新冠疫情背景下,糧食安全問題將波及世界更多地區和人口,深度聚焦如何利用農業機械化等先進技術手段,以提高糧食產量、減少糧食損耗。東京大學空間信息科學研究中心柴崎亮介教授 “人類行為的社會化移動大數據分析”報告,闡釋了社會和科技相互交織的研究思路和理念。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李正風教授以“新科技革命條件下的科技創新與科技普及”為題,分享了在不斷邁向知識經濟、知識社會的過程中,科學研究、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科學傳播之間的關系,呈現出的新特點,特別是在新科技革命條件下,需要不斷提升國家創新體系的知識分配力,需要用大科普的觀念來塑造科技治理集體智慧等。
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全球運營執行主任烏利·庫曼通過美國、中國、烏干達、埃塞俄比亞等國家農業技術推廣,以及肯尼亞、贊比亞植物診所的案例,強調了科技知識從象牙塔到實際應用的重要性。
北京大學科學傳播中心主任朱效民從十年前浙江、上海等地因謠言引發瘋搶碘鹽案例入手,闡述科學普及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
斯里蘭卡國家科學基金會科學傳播工作委員會主席、斯里蘭卡開放大學教育技術和媒體中心主任賈揚塔·瓦塔威達納格介紹了斯里蘭卡的教育體系,分享了斯里蘭卡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特色舉措,強調了培養科學思想在教育中的作用。
為促進廣大科技工作者重視科普、參與科普,共同推進科普工作快速發展,本次論壇同期組織開展了學術論文征集活動,共征集到稿件30余篇,部分文章將結集出版,并遴選出10篇優秀論文。
據悉,本次論壇是中國科協主辦的2021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的專題論壇之一,旨在通過研討交流,共同探尋公眾科學素質提升與科技創新發展之間的互動關系及實現路徑,呼吁國內外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到科學普及事業中來,共同促進公眾科學素質的提升。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由中國科協2018年發起并主辦,致力于搭建科學素質領域全球性、綜合性、高層次的交流合作平臺。本次大會主題為“提升科學素質,共建綠色家園”。其中,世界公眾科學素質組織籌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已于11月29日舉辦,大會全體會議已于11月30日舉辦,六個專題分論壇于12月1-3日陸續舉辦。(蔡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