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8時11分,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 吳敬博 攝
中新網上海12月10日電 題:長征火箭51年實現400次發射三代“上海造”助“太空長征”步履鏗鏘
作者 鄭瑩瑩 馬帥莎
12月10日一早,伴隨著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實現了第400次發射。此時,距離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過去了51年多。數十年前,中國將運載火箭命名為“長征”,以寓意中國火箭事業一定會像紅軍長征一樣,克服任何艱難險阻,到達勝利彼岸。這51年,中國“長征火箭家族”步履鏗鏘,不斷刷新著中國人探索浩瀚宇宙的“太空里程”。
伴隨“中國長征火箭家族”的壯大,這些年,“上海造”的長征系列火箭也歷經三代發展:
第一代“長征四號甲”:從零突破、歷經10年光景
“上海造”長征系列火箭的第一代是1988年9月7日成功首飛的長征四號甲運載火箭,這枚僅僅發射了兩次的火箭,奠定了上海航天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展基礎。
長征四號系列火箭的發展與20世紀70年代中國通信衛星和氣象衛星的發展緊密聯系。長征四號甲火箭從開始研制到首次發射,前后經歷了10年光景。這個漫長的過程,曾讓其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敬良感嘆:十年磨一劍,甘苦寸心知。
1988年9月7日,長征四號甲火箭首戰告捷,把第一顆風云氣象衛星送上太空,開創了中國中大型運載火箭首飛一次成功的新紀錄,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的國家。
第二代“長征二號丁”“長征四號乙”“長征四號丙”:涌現金牌火箭、在國際市場上贏得口碑
在“長征四號甲”的基礎上,上海航天人不斷改進、持續優化,研制出“長征二號丁”“長征四號乙”“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
這代現役火箭截至目前總共發射了138次,涌現出“優質運載火箭”“金牌火箭”,承擔發射了中國風云系列氣象衛星、中國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世界首顆地球軌道外的專用中繼通信衛星 “鵲橋”等重大型號任務。
比如,“長征二號丁”就是一枚有故事的火箭。近幾年,“悟空號”“墨子號”等人們耳熟能詳的衛星都是乘著它的座駕進入太空的,這也讓它在國際市場上有了一定口碑。
第三代“長征六號”:商業發射領域的“先行軍”
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六號是“上海造”長征系列火箭的第三代,截至目前已完成8次發射任務。
“長征六號”主要用于小型航天器的快速發射,同時具備可擴展能力以用于中型航天器發射。
2015年9月20日,“長征六號”首飛,托舉著20顆衛星直沖云霄,創造了中國乃至亞洲“一箭多星”發射的新紀錄,拉開了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投入使用的序幕,也為中國無毒無污染運載火箭型譜構建和系列發展奠定基礎。
自其首飛成功以來,“長征六號”積極探索商業發射市場,成為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中探索商業發射領域的“先行軍”。(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