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發現青海冷湖賽什騰山是極佳的光學/紅外天文觀測臺址。12月22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與青海省科技廳、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共同簽署建設青海冷湖天文基地合作協議,推動MUST等多個天文望遠鏡項目盡快落地。
今年8月18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鄧李才研究團隊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志發表文章,基于連續3年的觀測數據,分析確認青海冷湖賽什騰山是極佳的光學/紅外天文觀測臺址,其多個指標與國際最佳天文臺址——夏威夷莫那卡亞峰和智利各天文臺相比基本持平。
青海冷湖是天文領域的戰略性稀缺資源,在這里建設天文觀測基地、承接國內外各類大科學裝置落戶,能夠充分發掘我國未來重大天文觀測設施的潛力,為我國光學天文、行星科學和深空探測等學科的未來發展提供重大機遇。
冷湖天文觀測基地的建設,也將有力推動青海融入國家科技戰略布局重大機遇,提升區域創新發展能力。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濤院士表示,協議的簽署既是各方共同推進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建設的具體行動,也是進一步深化中科院與青海省科技合作的一項重要舉措,將為促進青海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創新動力,為我國天文學和行星科學發展提供關鍵支撐。青海省政府張黎副省長在講話中表示青海省將充分依托獨特資源稟賦,積極融入國家戰略,爭取更多國家天文科學裝置和國際領先觀測設施落戶青海,把青海冷湖打造成為國際一流光學天文研究的重要基地。簽約方表示將在基地園區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學科建設等方面建立緊密合作機制,保障冷湖天文基地建設順利開展。
圖1. 簽約儀式
圖2. 專家論壇
圖3. 發布會現場
文稿編輯:趙宇豪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