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12月24日,由中國醫師協會神經介入專業委員學術指導、北京發現紀實傳媒有限公司央視紀錄片《手術兩百年》團隊制作、上海心瑋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人文科學紀錄片《神經介入百年》在北京、上海同時舉行開機儀式,多位中國神經介入領域專家通過線上直播參與本次活動。
據統計,在我國,腦卒中每年新發病例大約180萬人,并以每年8.3%的速度增長,每年有高達190多萬名患者死于卒中。腦卒中被稱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俗稱“中風”,是一個具有高患病率、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的“四高”疾病,一旦發生疾病,將產生非常嚴重的后果,給個人、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依靠介入栓塞技術、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機械取栓技術等這些新的工具、技術和手段,世界各地的醫生每天都在創造著前所未有的奇跡,將腦血管手術的安全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步,而為了每一個進步,無數人付出巨大的努力。
《神經介入百年》是全網首部系統展現人類與腦血管疾病抗爭的人文科學紀錄片,該紀錄片共6集,每集15分鐘,全片將通過邀請世界(含中國)最頂尖的醫學人士作為講述者,回顧神經介入近百年的滄桑變遷、展現當下最尖端的醫學科技、揭示神經介入手術的奧秘。
北京分會場
上海分會場
在開機儀式上,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張鴻祺主任談到,神經介入是一個年輕的、朝氣蓬勃的、跟別的醫學學科相比歷史又相對短的一個學科。國內大部分的神經介入的前輩,還有世界上很多的神經介入前輩,現在仍活躍在神經介入的第一線。我們想把這些歷史真實呈現給所有的人,希望大家集思廣益,把這部片子拍得更好。
作為提供腦卒中完整解決方案的醫療科技創新公司,上海心瑋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國輝表示,醫療企業不僅要專注創新,解決臨床需求,也要承擔起社會責任,支持創作科普作品,引領更多人關注神經介入領域,從而提高腦卒中的防治效率。
北京發現紀實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央視紀錄片《手術兩百年》總制片人池建新說,作為央視系統最大、最強的紀錄片創作公司,從做科教電影到科學紀錄片,到聚焦醫學類紀錄片,我們持續創作多年。2019年《手術兩百年》播出的時候,在紀錄片和醫學領域獲得了非常大的影響。醫學類紀錄片已經成為我們創作的非常重要的分支和領域。我們希望記錄醫學前進的步伐、神經介入工作者的堅守和付出,創作出紀錄片精品。
會議還邀請到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凌鋒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天壇醫院吳中學教授、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神經醫學中心主任蔡藝靈、北京醫院神經外科王大明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王君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介入科李佑祥主任、北京朝陽醫院神經外科汪陽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史與醫學哲學系主任張大慶教授等做神經介入的研究分享,總導演沈華介紹紀錄片方案,近六十余位神經介入領域專家通過線上方式共同參會,并對紀錄片劇本進行研討。
線上參會嘉賓
神經介入醫學能夠走到今天,除了科學進步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希望、信任、克制、憐憫和敬畏。正是這些人類最為可貴的精神,讓醫學先驅無私付出,讓今天的醫生不斷求索。
全片在客觀紀實地呈現科學內容之外,更注重當下中、青年醫學工作者在臨床實踐、技術研究中的探索、發現;同時串聯起近百年時間里老一輩醫學家、科學家科研實踐的艱苦歷程與重要成果,體現神經介入醫學工作者、科學家執著奮進、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據悉,《神經介入百年》將于2022年年底制作完成并全網發布,力爭創作出一部為人們了解神經介入的發展史、關注生命健康、減少卒中風險、以及弘揚傳遞醫學人文精神的人文科學紀錄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