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2022科學跨年系列活動”之2021年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決賽巔峰之戰在北京廣播電視臺科教頻道首播。從5月到12月,從線上到線下,通過層層選拔和角逐,通州區、海淀區、朝陽區、昌平區、石景山區、延慶區六支代表隊站在決賽現場展開競賽,通過科普演講、PK淘汰、專家點評等多種形式的考驗,最終通州區代表隊獲得年度冠軍。密云區科協、懷柔區科協、昌平區科協、大興區科協、門頭溝區科協和豐臺區科協獲得年度優秀組織獎。
北京市科協黨組書記沈潔,北京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陳維成,以及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教委、市衛生健康委等市區綱要辦成員單位(科協)相關負責人出席本次決賽活動。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新,解放軍總醫院內科臨床部主任醫師、每月“科學”流言榜評委吳海云,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科普講解大賽冠軍張志博作為決賽評委,負責為相關試題進行科普解析,并且為選手們的科普演講進行點評打分。
三位評委為選手打分(從左至右依次是吳海云、焦維新、張志博)
本次決賽賽程共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科普演講——“素”說風采,PK淘汰——“素”問速答,超級大逆轉——“素”戰巔峰。
在“素”說風采環節,六位代表隊選手聚焦生物多樣性、科技冬奧、航空航天等不同領域,通過通俗易懂、生動豐富的表達,講述和頌揚了科學精神以及科技發展帶給人們的變化:從鳥中“大熊貓”大鴇落戶通州,折射出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成果;從分享健康知識,呼喚質量更高的全民健身風潮;從平凡中見證不凡,頌揚科學家對祖國和人民的無私奉獻;從回顧我國問鼎蒼穹的歷程,歌頌熠熠生輝的航天精神;從首鋼服務冰雪盛會,描述科技創新賦能工業遺產再獲新生;從個人立志為打造“大國筋骨”貢獻力量,反映我國正在從材料大國向材料強國邁進……
健康科普意義重大,可以防患于未然,為我們提供更好的生活質量。聽著海淀區代表隊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楊延硯選手現場教授如何買椅子“撐腰”,科普“久坐怎樣不傷腰”的健康知識,觀眾們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背,跟著選手做起簡單的健康操。正如評委所說,選手們的演講融思想性、科學性和藝術性于一體,在弘揚科學精神,啟迪創新意識的同時,與日常的工作、生活結合得很緊密,使觀眾真切地感受到了科學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
海淀區代表隊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楊延硯選手在演講中帶動觀眾做健康操
“素”問速答環節為PK淘汰競答模式,在搶答題“人受傷時體內哪種物質會影響血液流出”的解析中,借力科普大V,使用科普模型解讀視頻的形式將科普知識傳達給大眾。當看到全網粉絲近千萬的科普博主模型師老原兒,將人受傷時體內各種物質的“應急動作”制作成模型視頻時,觀眾們都被這新穎的形式所吸引,提高了對科普知識的接受度。
PK競答環節兩兩對決
選手們在該環節遇到的題目知識點涉及聲學通信、“羲和號”“奮斗者號”、吳孟超、錢學森等多個方面,評委們在解析題目時科普了從萬米深海將信息分享給海面上依靠的水聲通信,以及太陽活動的規律和“羲和號”發射的任務,解釋了疫苗過期只會失效,并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請觀眾們不用過度恐慌,還介紹了顧誦芬、鄧稼先、黃旭華等老一輩科學家一生都在踐行“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給觀眾們上了一節簡短有力的科學思想課——杰出科學家們的貢獻和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最后一關“素”戰巔峰共有30分、50分、80分三種難度的題型供選手選擇,其特殊的規則為暫時得分低的隊伍創造了逆轉的可能性。本環節,三組選手展現了奮勇爭先的勇氣,紛紛選擇了難度最高的80分單選題+多選題組合,并且全都成功答對,展現了廣博的知識儲備。
最終,通州區代表隊的總分排名第一,成為本次決賽的冠軍。二等獎獲得者為朝陽區代表隊和石景山區代表隊,三等獎獲得者為海淀區代表隊、昌平區代表隊和延慶區代表隊。
北京市科協黨組書記沈潔(第一排左一)給通州區代表隊(第一排)頒發冠軍獎杯及證書
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由北京市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辦公室、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市綱要辦成員單位和十六區綱要辦(科協)協辦,北京科技報社承辦。自2021年5月份上線以來,截至12月初,比賽的參與人數達88萬,總瀏覽量1235萬人次,極大地促進了公民科學素質的提升。大賽聚焦科學家精神、航空航天、建黨百年、突發應急等社會熱點、焦點內容,得到了市綱要辦成員單位和十六區綱要辦(科協)的積極響應。大賽聯合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市氣象局、北京市應急管理局等多家單位開展了“防暑防汛知多少 伏天健康伴我行”“致敬科技工作者 弘揚科學家精神”“筑夢太空 見證偉績”“建黨百年 重溫科技強國之路”“科學識別謠言 提升公民素養”等專項競答活動。同時與各區綱要辦(科協)溝通,開展了豐富的線下活動,其中豐臺區、密云區等進行了本區公民科學素質大賽線下決賽,通州區、懷柔區、石景山區、東城區等進行了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線下品牌推廣活動。
本年度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還是“2022年科學跨年系列活動”之一,與“2022科學跨年之夜”“第九屆北京國際科技電影展”“北京科學中心科學時光趴”“科技冬奧宣傳月”“2021年度‘科學’流言求真榜發布”共同形成了首都科學跨年品牌。作為北京市科協統籌首都“新視聽”資源助力首都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決賽設置在跨年之際,用緊張的賽程、有趣的科普內容,幫助公眾樹立科學思想,豐富群眾科學文化生活,對弘揚科學精神,營造科學理性社會氛圍,打造科技文化新品牌,夯實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推進首都科普公共服務能力擴面、提質、增效的進程起到重要作用。除此之外,2022年北京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科技冬奧有獎競答也同步開啟,公眾可通過掃描二維碼參與競答,贏取冬奧特許商品。(科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