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 題:“數”看2021年知識產權“含金量”
新華社記者王琳琳、宋晨
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較2020年提高1.2件、有效商標注冊量3724萬件、累計批準地理標志產品2490個、全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突破3000億元……
國家知識產權局1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2021年知識產權重要統計數據,新鮮出爐的數據從不同側面展現出我國知識產權“含金量”。
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較2020年提高1.2件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是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之一,能夠客觀反映出我國創新發展水平以及引導專利向追求質量轉變的情況。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胡文輝介紹,截至2021年底,我國國內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5件,較2020年提高了1.2件。
作為預期性指標,該指標的發展主要依靠市場主體發揮作用。“從2021年統計數據看,我國高價值發明專利規模穩步擴大,發明專利結構進一步優化。”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介紹,截至2021年底,國內(不含港澳臺)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效發明專利79.2萬件,較“十三五”期末增加了11.4萬件,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持續增強。
同時,維持年限較長的有效發明專利增長較快。截至2021年底,國內(不含港澳臺)維持年限超過10年的有效發明專利同比增長27.7%。我國在海外有同族專利權的有效發明專利同比增長21.8%,創新主體海外布局能力持續提升。
全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首破3000億元
“2021年全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3098億元,融資項目1.7萬項,惠及企業1.5萬家。其中,1000萬元以下普惠性貸款惠及企業1.1萬家,占惠企總數71.8%,充分顯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普惠特點。”胡文輝介紹。
中小微企業是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也是穩增長、促就業、保民生的重要力量。中小微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承受巨大壓力,特別是一些處于初創期的科技型企業,迫切希望以專利、商標等“輕資產”獲得融資支持。
為有效紓困中小微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云介紹,我國啟動了為期三年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進一步擴大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對中小企業的覆蓋面。
此外,國家還組織實施了為期三年的專利轉化專項計劃,促進高校院所創新成果在中小企業實現轉化運用。“目前,共有30個省份啟動實施專項計劃,其中有8個省份獲得了首批獎補資金。”胡文輝說。
打擊惡意商標注冊申請48.2萬件
惡意商標搶注備受百姓關注。2021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打擊商標惡意搶注行為專項行動方案》,對惡意搶注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公眾人物姓名、知名作品或者角色名稱等典型商標惡意搶注行為給予嚴厲打擊,并將涉嫌惡意注冊商標申請相關案件線索轉交地方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處置。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介紹,2021年,全年累計打擊惡意商標注冊申請48.2萬件,同時快速駁回搶注“長津湖”“全紅嬋”等商標注冊申請1111件,依職權主動宣告注冊商標無效1635件,在全社會營造了嚴厲打擊商標惡意注冊的高壓態勢。
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進一步嚴厲打擊商標代理違法違規行為,發布部分惡意搶注典型案例,持續在全社會形成震懾氛圍,持續改善商標代理行業秩序,努力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和法治環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