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微軟的Windows,蘋果的Mac OS,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它們都是操作系統,即對計算機的各種資源進行管理的軟件,是計算機能夠運行的靈魂。但是,如果問起我國航天器上的計算機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統,可能只有圈內人知道。
1月23日,可應用于載人航天、通信衛星、北斗導航、深空探測等重大航天工程任務,滿足我國各類航天器在軌應用需求的空間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SpaceOS-天卓在京發布。
SpaceOS-天卓操作系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空間技術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完全自主研制,目前已有SpaceOS I/II/III(天卓)三代產品。至今,SpaceOS I和SpaceOS II兩代產品已應用于300多個航天器,在軌可靠運行超過8000星年。
“SpaceOS-天卓操作系統可靠性、安全性突出,具有精、快、信、活、智的特點,能夠滿足載人航天的網絡化、可擴展需求,衛星通信的高實時性、高吞吐量數據交換需求,深空探測的自主、智能需求,星座組網的星間、星內協同需求。”該所星載計算機研制中心主任劉波在發布會上介紹。
與會院士、專家一致認為SpaceOS系列產品在載人航天、通信衛星、北斗導航、深空探測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可信、好用的操作系統。
據了解,20世紀70年代,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在研制我國第一臺星載計算機時,就開始空間飛行器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SpaceOS的研制。2006年,SpaceOS I在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衛星首飛成功,在軌表現良好。2013年SpaceOS II在嫦娥三號巡視器、探測器中心計算機上取得首飛成功。面向航天器網絡化、智能化、可擴展、高可信的迫切任務需求,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自2019年起開始研制 SpaceOSⅢ操作系統,于2020年完成了產品關鍵技術攻關。
40余年來,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扎實苦干、砥礪前行,SpaceOS已經成為我國航天領域操作系統的知名品牌,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同時形成了集開發、編譯、調試、測試驗證于一體的集成開發環境和工具鏈。記者/劉巖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