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5日消息(記者 阮修星)2月5日,在2022北京新聞中心召開的北京城市服務保障專場新聞發布會上,據北京市氣象局總工程師季崇萍介紹,冬奧會氣象科技創新首次實現了“兩個首次”。即首次在我國中緯度山區組織實施了復雜地形下的冬季多緯度氣象綜合觀測實驗,構建了延慶和張家口賽區立體加密的氣象觀測網;首次實現了百米級、分鐘級業務天氣預報能力。
季崇萍介紹,北京市氣象局攜手河北省氣象局,按照“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耽誤不起”的要求,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冬奧氣象保障工作中。
北京市氣象局建立了冬奧北京氣象中心運行管理機制,與北京奧組委和城市運行管理指揮部等十個工作機構緊密對接,明確了78項正賽的具體服務需求,編制了總體工作方案和10個專項方案以及“兩案一表”,細化了八類風險事件、80個風險隱患場景,做足人員、設備、場地的備份措施,開展了風險應急演練,強化了應急處置。
據季崇萍介紹,冬奧科技的百米級、分鐘級天氣預報技術體系所有產品都實現了落地應用。賽區“三維、秒級、多要素、多尺度”綜合立體觀測網穩定運行。冬奧數據服務形成互聯互通、數據共享、相互備份格局。建立“三級六方”會商協同機制,實現多點靈活的現場視頻會商。
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舉行。據了解,北京市氣象局提前開展需求分析,制定了工作方案、應急預案和風險隱患清單,全面梳理了4類風險事件、5個風險場景和13種應對措施,組建專班團隊開展開閉幕式天氣復盤研究,氣象數據實時傳輸至指揮部,為開幕式提供多頻次精細化現場預報服務。
季崇萍表示,在接下來的冬奧會賽時階段,氣象部門將強化擔當、全力以赴,以精密的組織、精準的科技、精細的服務,為“簡約而不簡單”的冬奧盛會賦能氣象內涵;實施北京氣象冬奧賽時安全防范行動,確保網絡安全、生產安全、防疫安全;開展極端天氣應對演練,以有序有效的服務確保冬奧賽事安全,為“安全無盲區”的冬奧盛會擔負起氣象責任。北京市氣象局將密切監視天氣變化,滾動更新預報,針對競賽、保賽、觀賽不同需求提供針對性氣象服務,為“精彩不打折”的冬奧盛會作出氣象貢獻。
“到20日前還將有三次冷空氣活動?!奔境缙冀榻B,根據最新資料分析,截止到2月20日,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的氣溫與常年接近,在這期間主要有三次冷空氣活動。2月7日前后,有弱冷空氣影響,有3、4級北風;2月11日至13日前后,有弱冷空氣及雨雪天氣過程;2月18日前后,有冷空氣活動。她表示,“因時效較長,以上預報還存在不確定性,市氣象部門將密切跟蹤天氣氣候形勢變化,及時更新預測結論?!?/p>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