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的第一個工作日,深圳灣實驗室分子生理學研究所一大清早就忙碌起來。特聘研究員蔡羽軒早早來到實驗室,關閉紫外線燈,換上實驗服,戴上丁腈手套,消毒后和同事一起將-80℃超低溫冰箱里的一個個小試管拿出來。試管中裝的是凍存的人源細胞系,接下來需要放在培養皿中,再放入37℃的恒溫培養箱培養。下午,蔡羽軒要和同事一起做分子克隆工作,周期從幾天到一兩周。
蔡羽軒一邊操作一邊說:“人體中有上萬種不同的蛋白質,幾乎所有的疾病都和蛋白質異常有關,許多蛋白質我們尚未完全了解其生理作用。我們團隊的工作是著重于發展新方法來調控細胞內不同蛋白質的功能,進而對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提供新工具和新思路。”
目前,蔡羽軒團隊正專注于腫瘤疾病相關的蛋白質活性調控的研究。“希望今年的科研項目能更進一步,讓科研成果能走出實驗室,服務并回饋社會。”蔡羽軒說,春節假期他雖沒有來實驗室,但每天早上7點就起床,花半天時間在家整理數據、寫文章,希望能加快研究工作。
蔡羽軒說:“實驗室有頂尖的科學家和團隊,多數的生命科學子領域都能在實驗室內部找到對應的專家,這些支持對于研究創新、發展新課題、建立新合作都是不可或缺的。未來我們希望能開發出突破性的方法來達到快速和專一地抑制細胞中任何一個特定蛋白。”
深圳灣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吳云東院士表示,新的一年風勁帆滿,實驗室建設、一大批創新藥物研發項目有序開展,有望在今后幾年實現產業轉移,為深圳和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源源不斷提供新藥通道,不斷向建成國際一流的科技創新高地邁進。
深圳特區報記者 聞坤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