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2月16日消息(記者白刁尹)近日,渝中區首個“生態公廁”亮相大坪九坑子地區。據了解,這一“生態廁所”集人臉識別取紙、糞便降解回收等功能于一體,綠色、智能又環保,有效解決了居民如廁問題,讓居民生活更方便。
生態廁所(央廣網發 渝中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科技感+人性化:可實現掃臉取紙
這座公廁位于大坪地鐵站和公交站附近,緊鄰大坪醫院,人員密集、人流量較大。
走進廁所內,人臉識別的自動取紙機、搭配酒精的感應式潔手機、智能補光調溫化妝鏡等智能化設備依次映入眼簾,讓人直呼“滿滿科技感!”廁所一側還設置有第三衛生間,為殘疾人士提供方便,人性化十足。
智能補光調溫化妝鏡(央廣網發 渝中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墻上抬頭可見的“大坪醫院智慧公廁引導系統”顯示屏,可提示市民廁所有無空位、計算人流量、監測廁所內的氣體,同時配備的新風除臭系統也保證了廁所始終無異味,讓如廁過程更舒適。
掃臉取紙(央廣網發 渝中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這個公廁跟我們以前上的廁所都不太一樣,酒精噴霧洗手、掃臉取紙啊,讓我們老百姓感覺到很新奇,還非常實惠、貼心!”在九坑子附近開餐館的羅女士對公廁贊不絕口。
潔手機(央廣網發 渝中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綠色+生態 :“一站式”循環處理
這座“生態公廁”面積不大,外觀看似與普通公廁無異,但從如廁到糞便處理的全過程卻大有不同。據了解,公廁內有個肉眼看不到的循環系統,讓所有糞便在這里進行“一站式”處理,讓公廁實現“綠色”運行。
智慧公廁引導顯示屏(央廣網發 渝中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傳統廁所需要連接水管網、化糞池、排水管網等,建設周期長,對廁所選址要求多,而我們這座公廁無需土建,是智能無水生態廁所。”據渝中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市民如廁后,糞便通過連接裝置進入獨立智能生物降解處理系統,經生物菌和輔料攪拌降解,整個過程經過了消殺裝置的處理,防止病毒傳播。
最終,糞便通過降解,自動出料為固態、液態有機肥,通過糞便的無害化處理,對環境不造成污染,真正實現了公廁的“生態循環”。
據了解,下一步,渝中區城管局將對全區進行拉網式排查,進一步梳理市民如廁難問題,持續深化“廁所革命”,提升公廁的功能性,增設更多類似的綠色、環保、智慧、生態化公廁,進一步改善市民的如廁環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數字中國三十載,普惠金融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