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鄭州2月23日消息(記者 彭華)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近日,河南省民政廳印發《河南省“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河南省民政事業發展主要目標、重要任務和重大舉措。
到2025年,全面建立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的民政事業發展新格局,民政事業發展水平穩步提高,人民群眾享有更高質量的民政服務。到2035年,具有河南特色的惠民養老服務體系全面建成,全省民政事業基本實現現代化。
《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河南省民政事業發展主要指標,具體包括:到2025年,城鄉低保標準年度增速不低于居民上年度人均消費支出增速,農村低保標準占城市低保標準比例為75%,殘疾人“兩項補貼”覆蓋率達到100%等共計十三個指標。
《規劃》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持續提升民政服務供給質量,創新民政事業發展體制機制,推進民政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建設幸福美好家園、譜寫中原更加出彩絢麗篇章貢獻民政力量。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為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民政服務需求,實現民政事業發展目標,要堅持以履行“三基主責”為統攬,推進“四六四”工作布局——
以履行“三基主責”為統攬。聚焦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三大民政主責主業,持續提高民政服務質量。
突出“四高引領”。著眼未來五年河南民政事業發展亟需解決的重點問題,突出抓好普惠養老服務高品質提升、社會兜底保障高水平夯實、基層社會治理高質量深化、安全發展底線高標準筑牢“四高引領”,以點帶面促進全省民政事業向更高品質躍遷。
統籌“六域并進”。立足民政基本職能,統籌民政各項工作,持續推進社會事務管理、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社會組織管理、慈善社工事業、區劃地名管理、殯葬事業發展等六大領域工作,點面結合推動全省民政事業向更高層次邁進。
強化“四項建設”。堅持抓關鍵、管長遠,完善民政工作長效機制,不斷強化政治建設、法治建設、信息化建設、能力作風建設,為“十四五”時期全省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保障和支撐。
《規劃》與民政部《“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充分對接,設置了13項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4項、預期性指標9項。
在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方面,《規劃》提出,落實新建小區100%配套養老服務設施要求,開展新建小區配建養老服務設施專項清查,確保各地新建城區、新建居?。ㄐ。﹨^按照每百戶不低于30平方米的標準配套建設。加強老舊小區養老設施配建,舊城區和已建住宅小區按照每百戶不低于20平方米的標準,通過新建、改建、購置、置換和租賃等方式配建一批養老服務設施。到2022年,基本實現每個街道有1處綜合養老服務設施,嵌入式養老床位不少于50張,每個社區有1處養老服務場所。
同時,實施農村養老補短板工程。實施縣級兜底養老設施建設工程,到2022年,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具有醫養結合功能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到2025年,醫養結合功能得到進一步完善。實施鄉鎮特困供養機構轉型工程,推動改造提升達標,有條件的轉型為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到2025年底,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在鄉鎮(街道)的覆蓋率達到60%。實施農村互助養老設施提升工程,依托村級幸福院等機構,整合資源開展多樣化、有針對性的互助養老服務。
《規劃》指出,民政工作涉及面廣,需要各相關部門協同配合,既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又要堅決摒棄“民政工作只是民政部門的工作”的觀念,聚焦民政工作的關鍵領域、關鍵環節,強化規劃實施的各項保障,會同相關部門齊抓共管、協調聯動、統籌推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