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2021年全國169家國家高新區預計收入超48萬億元

        光明網 2022-02-25 10:58:45

        “初步核算,2021年全國169家國家級高新區預計全年營業收入超過48萬億元,同比增長12%左右。利潤總額4.2萬億元,同比增長17%左右。”2月25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科技創新有關進展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副部長邵新宇表示,近年來,國家高新區表現出強勁的抗風險能力和逆勢增長勢頭,已經成為我們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

        邵新宇(徐想 攝)

        邵新宇介紹,高新區以“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作為發展的己任,建立了有利于高新技術企業和產業培育發展的一系列政策、制度、環境。

        一是發揮了改革探索試驗田的作用。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和簡政放權,開展政策創新與先行先試等系列的改革措施,開辟了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相結合的新道路。

        二是強化了創新策源地的作用。企業研發支出占全國研發支出的一半,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也占到全國的一半,為高水平的創新創業和高端產業的培育發展提供了源頭的技術支撐。

        三是發揮了高端人才的吸引作用。高新區集聚了近兩千萬從業者,每萬名從業人員中研發人員的全時當量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2倍,為企業提供了高質量的人才供給。

        四是發揮了全鏈條的孵化作用。形成了從眾創空間到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鏈條,面向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五是發揮了國際資源的集聚輻射作用。吸引了一大批優質的國際技術、人才、項目、資金、創業服務機構等落地高新區。企業加快“走出去”,在境外設立研發機構超過2000家。

        邵新宇介紹,目前我們國家高新區集聚了全國約1/3的高新技術企業,培養壯大了一批世界級的產業集群。如中關村高新區培育了一批信息技術龍頭企業,產業規模占到了全國的17%;武漢東湖高新區培育了一批光電子企業,產業規模約占全國的50%;張江高新區培育了一批集成電路企業,產業規模占全國的35%;西安高新區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新能源等硬科技產業;蘭州高新區積極培育生物醫藥產業,特色產業集聚效應日益明顯。

        下一步,科技部將繼續堅持“四個面向”,做實做好“高”和“新”這兩篇文章,更好發揮高新區在培育高新技術產業、推動高質量發展中輻射帶動作用。(記者 宋雅娟)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