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中醫獻上防病小貼士

        光明網 2022-03-03 09:14:25

        本期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 兒科主治醫師馬佳 主任醫師吳力群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又迎來了開學季。正值冬春季節更替,氣溫波動較大,加之兒童免疫力較弱,易患呼吸道疾病及傳染病,且容易造成群體流行。同時,國內外新冠疫情形式仍然嚴峻,各地防疫壓力較大。為了“健康防病”,兒童在校期間,在家庭當中應該做到哪些?學校和老師應該做到哪些?

        一、家長及兒童需做到

        1. 疫苗接種

        在沒有禁忌癥的情況下,建議盡早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流感疫苗,按計劃接種百白破菌苗、麻風腮聯合疫苗、流腦疫苗等。

        2. 養成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堅持勤洗手,外出回家,飯前便后要洗手;早睡早起,盡量避免熬夜導致的身體免疫力下降;保持心情舒暢,研究表明保持好的心情可以有效增加疾病防御能力;適當鍛煉,鍛煉可以有效的增加機體新陳代謝,達到防病的目的;戴口罩,公共場合建議佩戴口罩,及時更換口罩以保持口罩的防御效力;打噴嚏時注意掩住口鼻;飲食衛生,家長應盡量選擇新鮮的食材,均衡營養,選擇合適的烹調方法,在食用時,兒童應避免暴飲暴食;家長應為兒童適時增減衣物;適當減少社交活動,避免至人群密集場所。

        3. 保持家庭環境衛生

        家庭應注意通風,定期進行家庭環境清潔及消毒,外出帶回物品,衣帽鞋子等應放置在指定位置,定期清潔消毒。

        4. 發現疾病應主動上報

        當兒童及家庭成員出現發熱、咳嗽、咽痛、嘔吐、皮疹等癥狀時,應及時到兒童發熱門診就診,盡早確診和治療,不得隱瞞病情及帶病上學。若疑似或確診為傳染病,應上報學校及工作單位做好疫情防控;盡量避免前往新冠肺炎疫情的中高風險地區,如曾去過的地方升級為中高風險地區,應及時向學校及單位報告,按照相關要求完善新冠肺炎核酸檢測。

        二、學校及老師應配合

        1. 環境通風及消毒

        學校應做好教室、食堂、宿舍等重點場所的通風和定期消毒。

        2. 做好入校資格審核及考勤管理

        學校應配合當地防疫政策,做好兒童體溫監測及日常身體檢查。嚴格管理兒童考勤,明確兒童請假原因。對已發病且需要居家隔離患兒,應待疾病好轉后,再次審核入校資格后方可同意兒童返校。

        3. 發現疑似群體感染應立即上報

        如在校3名及以上兒童出現相同疾病癥狀,應在第一時間內上報,并邀請專業人士評定是否為傳染性疾病,是否已發生學校內流行,同時積極采取應對措施。

        三、相關流行性疾病特點簡介

        1.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主要為呼吸道飛沫傳播及接觸傳播。以發熱、咽痛、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為主,并伴有嗅覺和味覺功能減退或喪失。

        2. 流行性感冒

        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可出現高熱、咽痛、咳嗽、乏力和全身酸痛等癥狀。

        3. 諾如病毒感染

        食用了污染的水或食物,接觸了患者嘔吐物或糞便可感染該疾病。患者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

        4. 手足口病

        主要通過飛沫及接觸傳播。可出現發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皮疹為特點。

        5. 肺結核

        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可以表現為咳嗽、咳血、胸痛、發熱、盜汗、消瘦等。

        6. 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主要表現為腮腺腫大、疼痛、發熱等。

        四、中醫防病小建議

        《黃帝內經》有云:“虛邪賊風, 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注意氣候變化,做好防護,保持心情愉悅也是防病的重要準則。在防病的同時,春季也是兒童生長發育相對較快的季節,因此,家長朋友們也應該抓住這個時機,讓孩子做到早睡早起、適當鍛煉、心情愉悅,幫助兒童更好的生長。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