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新方法搜尋仙女星系星團

        中國科學報 2022-03-07 15:42:14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一支天文領域的聯合研究團隊基于郭守敬望遠鏡(LAMOST)數據,構建了搜尋仙女星系(M31)星團的新方法。近日,相關成果發表于《天文與天體物理學》。

        M31是距離銀河系最近的一個大型旋渦星系,也是天文學家研究星系形成與演化的理想天體物理實驗室。星團包括年輕的疏散星團、年老的球狀星團以及年輕的大質量星團。它們廣泛分布在星系的各區域,記錄了星系早期形成與演化的歷史過程,是揭示星系集成歷史的絕佳工具。

        近年來的大視場測光與大規模光譜巡天為科研人員證認M31中星團提供了絕佳機遇。但是,如何從深度大視場測光巡天所提供的數千萬幅圖像中尋找并證認需要的特殊天體,是目前困擾天文學家的一個難題。

        為此,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博士王守成、研究員馬駿,云南大學副教授陳丙秋,中科院云南天文臺研究員龍潛等人組成了一支聯合攻關團隊,他們從LAMOST DR6數據中挑選出M31中346個星團、銀河系前景天體和背景星系,結合文獻中給出的M31星團與非星團樣本,構造了一類雙通道深度卷積神經網絡模型,該模型在測試樣本中達到了99%的準確率。

        利用上述模型,研究人員從M31全景考古巡天測光數據獲得的2100多萬幅圖像中,證認出117個高置信度的M31星團候選體,其中109個為M31星系盤中年輕的星團。另外8個位于離M31中心超過8.15萬光年的遙遠暈中,它們是年老的球狀星團。

        之前,天文學家利用哈勃望遠鏡觀測數據在M31的特定區域內發現了大量的星團侯選體。而這支聯合研究團隊在沒有哈勃數據的區域,利用新方法在搜尋M31中年輕星團方面取得了新突破,體現了LAMOST等大規模地面光譜巡天望遠鏡與空間望遠鏡的互補優勢。

        (記者沈春蕾)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