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性飲食吃不對 老年人死亡風險上升

        中國科學報 2022-03-14 09:45:27

        (記者張楠)老年人怎么吃才更有助于健康長壽?近年來,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模式被認為對健康和環境具有雙重益處,其潛在價值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員袁長征、公共管理學院研究員汪笑溪等人的最新研究提示,對中國老年人群來說,并非所有種類的植物性食物都對健康有顯著益處。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自然—老化》。

        此前,多項以西方人群為主的大規模研究顯示,以自然植物源性食物(如谷物、新鮮蔬菜、水果、豆類、堅果等)為主、少量攝入動物源性食物(如紅肉、蛋奶類、動物脂肪等)的植物性飲食模式,對高血壓、II型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疾病具有潛在預防作用,進而降低死亡風險。但植物性飲食模式與死亡率的關系仍有待進一步探索。

        基于中國縱向健康長壽調查(CLHLS)對13154名65歲及以上老人(57.4%為女性)進行的長期高質量隨訪得出的數據,袁長征、汪笑溪等人構建了植物性飲食模式并進行評估。

        鑒于中西方人群在飲食習慣、生活方式、遺傳因素等多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研究人員對植物性飲食模式的定義做了一些修改,使用了16個食物組進行植物性飲食模式的構建。他們對植物性食物進一步分類,并根據中國人群的飲食習慣構建植物性飲食模式的衡量指標。其中,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模式更傾向于新鮮蔬菜、堅果等健康的植物源性食物;而不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模式則更傾向于腌制蔬菜、糖等不健康的植物源性食物。

        研究發現,植物性飲食模式與總死亡率的降低相關,其中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模式對老年人群長壽具有潛在積極作用,但不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模式則可能增加老年人群的死亡風險。

        審稿人認為,該研究為相關領域提供了高質量的中國人群研究證據,為促進健康老齡化提供了科學依據。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