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音箱產業發展現狀
隨著智能音箱的飛速發展,有屏、無屏音箱持續分化。一種是在傳統智能音箱進一步“升級”,通過增加屏幕、攝像頭逐漸向家用平板/智慧屏靠近。另一種則是進一步輕量化、無線化和模塊化,主要定位智能家居的智能音頻控制/交互入口,未來將嵌入到更多家居/家電內,智能音箱將繼續滲透。根據IDC發布的《中國智能音箱零售市場月度追蹤》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銷量為3654萬臺,同比增長20.1%,預期2022年市場銷量將達到3725萬臺,隨著銷量不斷攀升,智能音箱已經走進千家萬戶。
二、智能音箱主要安全風險
隨著智能音箱功能逐漸多元化,信息技術手段愈發復雜,其安全風險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因為智能音箱所集成的功能多樣化,交互接口數量增長,可能被攻擊的入口逐漸增多,安全風險不斷擴大。2019年, Google Home被中國安全專家攻破,攻擊者可以通過遠程指令操控目標設備。如果事件一旦升級,可能導致數百萬用戶個人信息泄露,輕則導致用戶遭受詐騙、資金被盜用,重則導致用戶的人身安全受到危害,影響社會穩定。
二是智能音箱產品定位及個性化功能產生的需求,收集了大量用戶隱私信息及交互數據,可能產生違規收集用戶個人數據的安全隱患。2019年,彭博社披露了亞馬遜雇傭數千員工監聽旗下智能音箱Amazon Echo用戶的日常錄音,甚至將1700余用戶的語音數據違規泄露。導致用戶在不知不覺間受到了電商騷擾、電信詐騙等一系列影響。
三、智能音箱安全測評主要內容與發現
中國軟件評測中心選取了市面暢銷的多臺有屏智能音箱和無屏智能音箱,從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安全等多個角度進行測評。
(一)智能音箱網絡安全與數據安全
1、智能音箱App安全
測評專家測試了智能音箱App安全方面,包括組件安全檢測、Manifest文件檢測、Webview安全檢測、網絡通信安全檢測、弱加密風險檢測、數據安全檢測、系統漏洞檢測、so文件風險檢測、隱私權限檢測、隱私行為檢測等測試項。在測試過程中專家通過對.apk文件進行反編譯,采用自動化掃描與人工滲透相結合的技術手段發現存在的安全問題。
圖1 安全檢測項
經測評,測評范圍內的智能音箱App均未檢測出嚴重漏洞,能夠有效避免用戶信息泄露。
2、智能音箱通信數據傳輸安全
測評專家在智能音箱系統與服務器端的通信過程中,動態采集傳輸的網絡數據。針對智能音箱聯網通信和連接維護全過程的加密算法方面,使用Wireshark工具和人工審計的方式,進行了安全分析和評估。
經測評,某智能音箱設備在與服務器端進行通信過程中,存在日志文件明文傳輸,導致用戶敏感信息泄露等問題。傳輸的日志中包含設備信息、日志信息和語音轉換出的文本信息,造成了信息泄露。測評記錄如圖2,為喚醒設備后對設備下達語音命令的文本信息和智能音箱輸出語音的日志記錄。
3、智能音箱系統與固件升級安全
測評專家首先對智能音箱系統與固件做了降級風險測試,發現大部分設備采取了“升級檢測”和“固件簽名”的措施,鎖定了串口和USB接口,用戶無法自行降級,保護了智能音箱的安全。其次,專家對智能音箱固件更新請求通信過程進行了分析,通過分析更新請求數據包,發現部分設備通過HTTP協議明文傳輸固件升級請求。從數據包中可以獲取固件下載地址,引發固件泄露風險。同時,使用不安全的通信協議可能面臨中間人攻擊的風險。
經測評,部分智能音箱固件升級通信過程存在URL暴露風險,可能發生固件泄露事件。
(二)智能音箱用戶個人信息安全
1、個人信息收集使用規則
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加精準的定制化服務,智能音箱會收集用戶的個人信息,包括位置信息、通訊錄信息、音視頻信息等敏感數據。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對多款音箱的個人信息收集使用規則進行了合規性檢測,具體檢測內容如表1所示。
在對個人信息收集使用規則進行檢測的過程中,測評專家主要對各智能音箱產品的隱私政策進行了詳細解讀,并對其中存在的一些疑問與企業進行了訪談。參與測評的智能音響產品都擁有完整的個人信息保護政策,并且能夠在實際應用中付諸實踐。
但智能音箱在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過程中,仍存在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的情況。例如,在進入智能音箱App之后,會自動收集用戶語音數據用于模型訓練但未對用戶進行明顯提示。部分產品的隱私聲明未對個人信息的采集頻率以及存儲時間進行明確說明。
智能音箱在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過程中,存在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的情況,未能對個人信息的采集頻率以及存儲時間進行明確說明。
2、個人信息主體注銷賬戶
用戶對智能音箱存儲的個人用戶信息應該完全可控,在用戶要求進行賬戶注銷或用戶數據銷毀時,智能音箱、控制端App或云端服務應向用戶提供簡單便捷的操作方式,并且在注銷過程不應設置不合理的條件或提出額外要求增加個人信息主體義務,如注銷單個功能視同注銷主體賬號,要求個人信息主體填寫精確的歷史操作記錄作為注銷的必要條件等。
經過對參與測評的智能音箱產品進行檢測,部分智能音箱賬戶注銷及用戶數據銷毀仍存在難題。當用戶注銷智能音箱賬戶時,會將此賬戶下所有產品及服務注銷,使用戶管理個人信息增加了諸多不便。
四、中國評測相關建議
中國軟件評測中心針對以上測評內容,從企業和用戶的角度出發為智能音箱安全建設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智能音箱企業的建議
1、加強產品網絡和數據安全合規建設
在網絡安全層面,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產品的安全保障。一是對于智能音箱操作系統的漏洞及時進行修復,加強系統配置安全和端口安全管理;二是對系統固件和移動應用進行安全加固,包括但不限于簽名校驗、加殼、防內存修改等手段;三是在服務器端和智能音箱App引入并重視安全測試,定期開展滲透測試和風險評估。
在數據安全層面,應落實《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相關規定,進行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防護,做到收集信息應授權、傳輸存儲應加密、加工使用應脫敏、刪除數據應徹底、提供公開應合法。
2、規范對用戶個人信息的收集使用規則
產品在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等方面應不具備強制性,根據功能將用戶信息收集模塊化,不因某信息用戶未授權而拒絕提供服務。
在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過程中,應對收集信息的內容、方式、范圍、目的、頻次、精準度等進行詳細說明,其中,對于用戶敏感信息的收集,應有明顯提示;對于個人信息的使用,如是否會向第三方、境外提供數據應進行詳細說明;對于個人信息的撤銷授權、申請刪除、投訴舉報的渠道和方法,應提供全面且便于理解的操作說明。
(二)對智能音箱用戶的建議
1、關注產品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規則
關注產品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規則,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是關注注冊信息,在隱私協議中詳細查閱產品收集的內容、目的、頻次、精確度等內容,并明確其加工、使用、第三方共享的條款內容,保障自身利益;二是注冊并登錄后,進入設置或用戶授權管理等頁面,查看產品授權信息,并依據需求關閉敏感信息的授權。如遇強制收集或違法使用個人信息的情況,應及時向監管部門進行舉報。
2、關注賬號信息安全
智能音箱控制端賬號通常為多App、多產品共用。而智能音箱作為智能家居的控制入口之一,具備控制其他設備的功能,其賬號一旦泄露或被竊取,登錄了其他智能音箱設備,安全風險會通過智能音箱放大,造成更大威脅。賬號密碼應具備一定復雜度并定期更換,避免與其他賬戶公用密碼,不要點擊他人發送的可疑鏈接。
3、關注廢舊設備個人信息處理
智能音箱設備即便已經丟棄,但存在里面的數據仍有泄露的風險。經測評發現多個品牌智能音箱,在離開主人并接入新的網絡環境后,未經驗證即可正常控制原賬號下綁定的設備,甚至部分有屏音箱,可以直接查看其綁定的攝像頭。建議用戶在丟棄產品前應退出個人賬號、刪除設備信息或重置設備,同時選取較為安全的丟棄方式,如選擇可靠的廢舊電子設備回收機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智能科技助力垃圾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