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廚電市場來看,影響消費決策的因素已經告別了曾經的‘國際技術崇拜’,市場呈現出中國廚電科技在體驗、功能、外觀、設計、性價比等多方面綜合趕超的趨勢。”3月16日,方太集團副總裁孫利明在新品發布會上表示,“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曾經摸著石頭過河的我們,前面的石頭沒有了。中國廚電企業都需要尋找自己科技升級的方向,更需要樹立自主創新的自信心。”
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實現創新自信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者對于高品質生活的需求被喚醒。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2021年高端產品、新興家電大幅增長,家電產業向高品質、高端化發展,市場整體結構性消費升級明顯。
當天的發布會上,方太發布了集成烹飪中心Z系列、集成烹飪中心全隱升降系列、全新一代洗碗技術高能氣泡洗、嵌入式洗碗機G1、全新一代極火?直噴燃氣灶、可折疊的“魔方灶”等一系列新品及新科技。
方太集團中央研究院院長李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高端廚電的目標用戶對于廚電產品的期待已呈現“品質滿足”向“精神滿足”過渡的趨勢,僅靠硬件性能的提升,已不能滿足時代催生的新需求。廚房的使用邊界需要得到進一步拓寬,使用場景上也需要交還用戶更多選擇權。
事實上,創新一直都在路上。李斌介紹,從創新的路徑上看,方太創立的前十年,更多側重于“應用技術創新”,精進技術、保障產品質量;近年,更表現在“品類科技創新”和“基礎材料創新”方面,自主創新能力越來越突出。“為了攻破核心問題,我們也把創新的觸角延伸到基礎科研層面,包括基礎材料、基礎技術方面的創新,這種難度最大。”李斌說。
“未來的廚電市場,將呈現‘全健康、新智慧、集成化’三大趨勢。充分重視基礎科研,從根本打破技術壁壘,才能推動廚電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堅持‘空氣、水、烹飪’三大核心的科技引領,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實現‘創新自信’,對于打造中國廚電未來的標桿和標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孫利明說。
廚電×航天,探索無限可能
科技創新的底層是基礎研發。李斌告訴記者,對基礎科研的投入為探索行業創新發展方向提供了土壤。成立至今,方太堅持每年將不低于5%的營收投入科研,建造了全球尖端的廚電實驗室,擁有近千人的研發團隊。他所在的方太集團中央研究院就是方太的“研發基地”之一。
3月15日,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與方太集團達成了航天技術成果轉化合作意向框架協議。雙方希望在后續的合作中,利用航天單位在空氣動力學、流體力學、熱能學等層面的技術優勢開展合作。
廚電×航天,會帶來哪些驚喜?李斌告訴記者,廚電和航天,看上去是兩個相距遙遠的領域,但事實上,方太有很多技術靈感來源于航天技術。如家用吸油煙機的核心動力學裝置——風機系統蝸殼下端及前端迎風面,就是參考了火箭整流罩進行導流減阻設計,從而實現了提升流動效率、降低產品的氣動噪音的效果。
“無論是航天還是廚電,縱然科技的載體和實現的功能各有不同,但科技的底層邏輯一脈相承。”李斌說。
也正是基于此,航天×廚電,亦將探索無限可能。正如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副主任崔喜斌所言,自主創新、協同創新、開放創新是中國航天的精神,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體現了中國的科技實力,也書寫著國家開放、包容和構建人類外太空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航天科研成果可以廣泛惠及民生領域,輻射到新材料、新能源、計算機、生物技術、精密制造等,有利于增進人民福祉,助推經濟發展。
除了航天領域,方太此前已在基礎科研領域多方布局,與中科院、清華、浙大、上海交大、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大等20多所高校開展常年橫向課題合作,共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及應用的創新性研究。方太還與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牽頭制定了《吸油煙機吸油煙效果評價技術規范》,重新定義“不跑煙”新標準。
擁抱新技術的探索仍在繼續。談及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將會對廚電行業帶來什么樣的變革時,李斌表示,這些新技術打破空間的限制,拓展廚房的邊界。智能科技重構了人、物、食物的鏈接與協同交互,不但能滿足安全、便捷、營養和健康等基本需求,還能滿足時尚、關愛和社交等更高層級的需求。(宋雅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