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糧食安全 內蒙古鋪開萬里“春耕圖”

        中國新聞網 2022-03-24 12:11:49

        備種、購肥、犁地、播種……時下正是春耕備耕的好時節,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引導群眾積極開展春備耕生產,拉開了全年農業生產的序幕,一幅春耕備耕的忙碌景象次第展開。

        2021年,內蒙古糧食生產實現“十八連豐”,畜牧業生產實現“十七連穩”,全區糧食播種面積保持在1億畝以上,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內蒙古貢獻。

        圖為陳志國(左二)講解玉米和大豆復合種植的優勢?!⒃簇S攝

        在通遼市開魯縣志國農業種植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志國正在帶領社員調整、檢修農機具。隨著天氣轉暖,合作社早早備足了農資,購買了新型智能現代化機械,為今年的增產增收做好準備。

        “合作社把村民的土地集中連片承包起來,實行現代化、科技化、智能化、集約化管理模式,耕、種、防、收一體化作業,確保糧食增產增收,村民收入持續提高,生活越來越美好?!标愔緡f。

        記者了解到,去年合作社流轉、托管了5000畝土地種植玉米?!坝捎诓捎昧舜笮拧o膜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全程機械化種植等技術,玉米畝產比傳統種植增產400斤。”陳志國說。

        圖為瓜農劉樹君夫妻倆整理大棚?!∈Ь?攝

        與此同時,合作社還在調整結構、進行多元化種植和科學種植管理上做文章,探索玉米、大豆套種模式,在保證玉米與單作玉米相比不減產的情況下,增收一季大豆,讓農民獲得更多收益。

        “下一步準備發展大豆、玉米復合種植,經過兩年的試驗,積累了一些經驗,進一步提高了大豆和玉米的產量?!碧岬轿磥淼陌l展,陳志國信心滿滿?!耙员5准臃旨t,讓老百姓拿土地入股,參與進來,得到一個更高的收益,這是我們合作社最大的目標?!?/p>

        這幾天,開魯縣電報局村的春棚香瓜小區也是一派繁忙景象,瓜農們維修大棚、整地、育秧,忙得不亦樂乎。

        劉樹君是一名有著18年香瓜種植經驗的瓜農,趁著天氣好,他和妻子在春棚里整理池子,準備下籽育苗。與傳統農作物相比,種植香瓜的經濟效益要高很多。

        圖為四子王旗馬鈴薯種子裝車中?!±顚?攝  

        “去年香瓜畝產7000斤左右,價格是1塊到2塊之間,畝效益是凈剩4000多元,效益可觀,而且資金回籠快,賣了香瓜就能收到現錢。”劉樹君說。

        電報局村有著20多年的香瓜種植歷史,適宜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以及成熟的栽植經驗,讓香瓜產業成為了全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為鄉村振興增添了活力。

        “我們村通過春棚香瓜和裸地香瓜兩種模式發展一村一品的香瓜產業,春棚香瓜有41個大棚,畝效益超過23000元,裸地香瓜已經發展到3000畝以上,畝效益4000元左右?!闭f到香瓜產業,電報局村黨支部書記于海彥如數家珍。

        近年來,開魯縣圍繞玉米、紅干椒等優勢特色主導產業,進行傳統產業升級、結構調整優化,打造高效特色農業,年內將完成玉米種植180萬畝以上、紅干椒栽植60萬畝以上,發展蔬菜、香瓜、葡萄等特色農作物10萬畝,鞏固果品經濟林1萬畝。

        圖為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科技特派員康鳳蘭錄制培訓視頻?!±铉鼣z

        在“中國薯都”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幾家馬鈴薯良種繁育公司正在將馬鈴薯種子發往全國各地。

        近年來,四子王旗通過良種、田間管理和節水灌溉等技術的綜合應用,馬鈴薯良種覆蓋率由原來的30%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實現了馬鈴薯最高畝產1萬斤,平均畝產5000斤左右,其中源于良種畝均增產1500斤左右。

        在巴彥淖爾市,科技特派員在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培訓的同時,采取網上直播、線上交流、錄制視頻課等方式對種植戶進行技術指導,結合農時農事和技術需求,為基層農戶、合作社等提供技術服務,確保技術供給不斷檔,以科技助力春耕備耕,助力鄉村振興。

        來自呼和浩特市農牧局的消息顯示,2022年呼和浩特市高標準農田37萬畝建設任務已全部掛網招標,經與相關部門協調,在保障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將按期開標,預計3月底將全面開工。(記者張林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