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堿性水更健康?專家辟謠:商家營銷噱頭!

        光明網 2022-03-28 15:39:32

        今日,#央視曝光堿性水營銷亂象#登上微博熱搜。據央視財經報道,云南昆明一家水企就宣稱堿性水有治療功效,還在公眾號上發布了一些所謂的“療效”視頻,由患者現身講述。對此,光明網記者采訪了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傳播部主任、副研究館員阮光鋒,他表示,水的酸堿度并不會對我們的健康產生很大影響,堿性水更健康的說法只是商家的營銷噱頭。

        打著“有功效”的堿性水品牌不止這一家。pH值8-9、小分子備孕水、低鈉低糖等宣傳概念是五花八門。

        堿性水“有功效”?飲用水的pH值如何界定酸堿?喝什么水最健康?

        阮光鋒表示,“食物分酸堿性,人體體液也有不同酸堿度,但人體有精密的調節系統,食物的酸堿性對人體體液酸堿度的影響微乎其微。”在其以往撰寫的文章中,也對“喝弱堿性水和吃堿性食物治病防病”、“想生男孩得吃堿性食物”、“弱堿性水抗癌”等進行過直接辟謠。

        據了解,我國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規定,水質常規指標及限值中,水的pH標準值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

        他介紹,關于水質標準問題,我們喝的水大部分都是酸性的。有研究對100種世界知名礦泉水進行分析后發現,約40%的礦泉水pH值都在7.0以下,屬于酸性;中性和堿性礦泉水占30%,是一個相對平均的關系。一般把pH值大于7且小于8的水稱為“弱堿性水”。但這并沒有明確的標準規定,通常是商家自己命名的。堿性水并不會更健康,“酸堿體質理論”已經明確是偽科學。因此,弱堿性水更健康的說法也只是商家的營銷噱頭。

        如何喝水更健康?對此,阮光鋒也給出建議。喝水需適量,我國膳食指南中建議,普通成年人一天飲水量是1500-1700毫升(不含食物來源)。喝水要注意少量多次,不要感到口渴時再喝,應該有意識的主動喝,少量多次。一些慢性病患者注意多喝水,比如泌尿系結石、高尿酸血癥、痛風、糖尿病患者應多喝水,能降低疾病風險。至于喝什么水,大可不必糾結,只要干凈衛生即可。(記者 武玥彤)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