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機顯身手 新疆兵團棉花春播顯“科技范”

        中國新聞網 2022-04-07 09:26:13

        采用“干播濕出”種植技術的棉田播種正全面展開。 奉正云 攝

        棉花播種機正在地里緩緩前行。鋪設地膜、滴灌帶、精量播種等環節在北斗衛星導航的精準定位下完成。 張虎 攝

        專家們手持土壤水分儀、電導儀,定點采集地塊的地表溫度、土壤濕度、鹽堿度。 張桂萍 攝

        清明節前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主要農作物棉花的春播自南向北漸次展開。當前,第三師圖木舒克市春播工作全面開啟,智慧農機在棉田作業時大顯身手,采用“干播濕出”種植技術的棉田播種正全面展開,在節水增效的同時,助力環境保護。

        在四十九團海安鎮十三連農田里,無人駕駛自動播種機來回穿梭,精量播種、鋪膜、鋪設滴灌帶等程序一趟就可完成。

        據了解,“干播濕出”技術全稱為“膜下滴水蓄墑排鹽”種植技術,即對上年收獲過的棉田不再春冬灌,直接進車犁地、整地、鋪膜,安裝好地面管、滴灌帶滴水引墑,等到溫度濕度適宜時播種。

        “在節水的前提下,先鋪膜,能有效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增溫保墑抑制鹽堿,有助于種子萌發,達到一播全苗的效果,進而提高棉花單產。”第三師農業技術部門相關負責人稱,“干播濕出”技術已經新疆兵團農業技術部門的可研、論證、試種,今年在該師全面推廣。

        日前,新疆農墾科學院南疆分院院長、第三師農科所副所長孔憲輝與新疆農墾科學院的棉花干播濕出專家正在棉田調研。“地表以下7.5厘米土壤溫度是16.7攝氏度,土壤水分24.1、電導率0.55,適合干播濕出。”專家們手持土壤水分儀、電導儀,定點采集地塊的地表溫度、土壤濕度、鹽堿度,經過全自動電腦分析后,立即能判斷地塊是否適合干播濕出新技術推廣應用。

        中新網記者了解到,第二師4月開播的72.4萬畝棉花,全部采用機采模式種植,以便于秋收機械采收。

        在第二師鐵門關市三〇團農的一塊棉田里,一臺棉花播種機正在地里緩緩前行,鋪設地膜、滴灌帶、精量播種等環節在北斗衛星導航的精準定位下完成。“播種時不用太操心,播種機械根據采棉機的采摘模式自動調試播種,對以后管理和采棉機采收都有好處。”該團十連職工田于榮說。

        作為我國優質棉花生產基地,近年新疆兵團加快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持續推廣高效節水滴灌和機采棉種植模式,引導棉花生產向全程機械化和智能化轉變。

        (史玉江張桂萍)

        關鍵詞: 精量播種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