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收到空間站女航天員王亞平回信——
“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
本報訊(記者李祺瑤)近日,北京四中初一年級3班的學生們收到了一封來自太空的回信。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王亞平在400公里外的中國空間站,與學生們分享了浩瀚太空的壯美,暢談航天夢。她鼓勵大家: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
“王亞平老師在天宮課堂為我們授課,從第一課水膜上盛開的折紙花、水球里歡騰的小氣泡,到第二課的‘點水成冰’‘液橋’,一個個精彩的實驗令我們印象深刻,也在我們心里種下探索太空的種子。”日前,四中初一3班的學生們給“太空教師”王亞平寫了一封信。主筆的劉澄樂同學說:“在學校里,我們閱讀科普讀物、科幻作品,用文章和畫筆描繪我們設想的太空和空間站;科技節上探秘航天實驗,設計制作航天模型;還有機會參觀航天城……我們并不覺得太空很遙遠。”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航天員王亞平的這句話,讓劉澄樂和同學們深受觸動。大家集思廣益,給王亞平寫了一封信,拍下照片,上傳到空間站。時隔數日,來自太空的回信到了學生們手中。王亞平在信中描述:每每飛臨祖國上空,透過舷窗俯瞰中國,廣袤的陸地、雄俊的高山、綿延的江河、無垠的海洋、涇渭分明的海岸線盡收眼底。“這個時候,我的內心升騰起的除了震撼,更多的是為生在偉大祖國感到驕傲、生逢偉大時代感到幸運。”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勉勵學生們敢于有夢、勇于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于你的浩瀚星空。”
四中北海校區學生處主任唐艷說,航天員的回信激發了師生們探索科學的熱情和信心。學校將航天科普教育融入學科教學、校園生活,開展“探索太空”專題的跨學科綜合選修課,舉辦航天主題科技節等,引導學生樹立理想、熱愛科學,“相信學生們會帶著回信中的諄諄教誨與囑托,繼續追逐夢想,奮發前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