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4月25日訊(記者宋雅娟)在第22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4月24日,全國保護種業知識產權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視頻會議在北京召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種業知識產權保護事關種業科技自立自強,事關種業振興行動成敗,事關國家糧食安全根基。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是對育種創新者切身利益的最大保護,對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最大支持,對種業原始創新活力的最大激勵。
會議要求,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要聚焦原始創新保護不足、調查取證難、侵權打擊力度不夠等難點痛點,抓住關鍵環節,緊盯大案要案,加強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強化源頭治理、技術支撐,健全工作機制,抓好宣傳引導,加快推進品種“身份證”管理,持續保持嚴查嚴打高壓態勢,著力提升全鏈條全流程監管效能,全面提高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水平。
會議由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曾衍德主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知識產權局等部門單位有關負責人出席會議。會議發布了2022年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和首批打假護權種子檢測機構推薦名單,啟動了全國農作物品種DNA指紋庫公共平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