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沈春蕾)近日,利用郭守敬望遠鏡發布的第7批低分辨率光譜數據(LAMOST DR7),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博士王有芬與研究員羅阿理等人發現了734顆極冷矮星,均為褐矮星的候選體。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
極冷矮星尤其是褐矮星,是內核沒有穩定核聚變的亞恒星天體,或者說是一種演化失敗了的恒星。它們質量小、顏色紅、亮度暗,觀測難度非常大?!拔覀儼l現的樣本是目前具有均一光譜數據和完備參數信息的最大極冷矮星樣本?!蓖跤蟹腋嬖V《中國科學報》,“該成果一定程度上展示了LAMOST在暗端的觀測能力,證實了大口徑光譜巡天望遠鏡研究極冷矮星的可能性?!?/p>
極冷矮星是指光譜型為晚型M(M7~M9)及L、T和Y型矮星的統稱。從光譜型上講,晚型M與早型L的極冷矮星既可能是褐矮星,也可能是普通的小質量恒星,這取決于它們本身的質量。
研究團隊從LAMOST DR7的70多萬M型星中篩選出一萬多條晚型M型恒星數據,通過人工查驗和比較,最終挑選出734顆運動學年齡在3億年左右、運動學特征與金屬豐度都和銀河系盤星相似的極冷矮星。
“樣本中2/3的極冷矮星的光譜信息是首次獲取的,且光譜數據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因此這是一個截至目前非常難得、具有完備參數信息的極冷矮星大樣本?!蓖跤蟹艺f,“這些極冷矮星離我們非常近,80%的成員星在300光年以內,最遠也只有1174光年;它們的觀測星等最暗達到19.2等,平均值為16.2等;有效溫度分布于2600K至3300K之間。這些極冷矮星都是褐矮星的候選體,其中有77顆具有明顯的鋰吸收線,是褐矮星的可能性非常大?!?/p>
研究人員在樣本中發現,有6顆是第一次被發現的寬距雙星,理論上它們的伴星質量可能更小,因此它們的伴星極有可能是褐矮星。
“該樣本對于開展觀測難度非常大的極冷矮星尤其是褐矮星的性質及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應用價值?!绷_阿理表示,“不久的將來,隨著LAMOST光譜數據的積累以及中國空間望遠鏡(CSST)的升空運行,我們或許能探測到更多更遠的褐矮星,為恒星物理研究領域中相對空缺的褐矮星形成機制及內部性質研究帶來更多的契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千金難買老來瘦?微胖可能更健康